1.综合题- (共2题)

(1)概括三江源区1960~2002年气温总体变化特点。
(2)推测冰川大面积退缩后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右下图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000—3000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mm。

(1)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2)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3)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静稳天气下,下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小题1】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较低 | B.海平面略有下降 |
C.热岛效应较明显 | D.海面被海冰覆盖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北部地区 | B.南部地区 | C.东部地区 | D.西部地区 |

【小题1】①~⑤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环节对该大陆水资源补给有重要意义 |
B.发生在F地形区内的水循环均属内陆循环 |
C.东北向气流是②环节的主要动力 |
D.①~⑤环节均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
A.H地有自南向北运动的暖流 |
B.G山地对F地气候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C.F地内陆地区是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区 |
D.E沿岸是该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区 |
根据资料和图5回答题。

1. 图示各省(市)2000~2005年劳动力收益增幅最大的是
A.江苏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 上海市
2.北京市农业劳动力效益最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农产品价格高,市场广阔
C.农村土地价格上涨 D.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小题1】根据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是松嫩平原,地势低平 |
B.乙地区是太湖平原,光热充足 |
C.甲所在地区旱、涝碱、风沙危害严重 |
D.乙地区农业生产用水紧张 |
A.甲地模式能够保持水土,缓解春旱 |
B.乙地模式可以防治风沙和治理盐碱 |
C.都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
D.都是立体农业的生产模式 |
3.选择题- (共4题)
注音:
黠{#blank#}1{#/blank#} 窘{#blank#}2{#/blank#} 苫{#blank#}3{#/blank#}寤 {#blank#}4{#/blank#} 尻{#blank#}5{#/blank#}
比较下列加线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止有剩骨{#blank#}1{#/blank#} 一狼得骨止{#blank#}2{#/blank#}
恐前后受其敌{#blank#}3{#/blank#} 狼不敢前{#blank#}4{#/blank#}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