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敦煌葡萄栽培面积达15万亩,预计2017年产量可达20万吨,其修剪产生的大量枝条,以往都被果农们就地堆积或就地焚烧,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困扰,为了防止葡萄枝条乱丢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该市围绕提升耕地质量工作,探索“秸秆银行”运作模式,促进秸秆利用。
(1)结合材料推测,敦煌修剪葡萄的大量枝条就地堆积或焚烧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2)避免秸秆焚烧或丢弃堆积产生环境问题,就秸秆合理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出原因。
敦煌葡萄栽培面积达15万亩,预计2017年产量可达20万吨,其修剪产生的大量枝条,以往都被果农们就地堆积或就地焚烧,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困扰,为了防止葡萄枝条乱丢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该市围绕提升耕地质量工作,探索“秸秆银行”运作模式,促进秸秆利用。
(1)结合材料推测,敦煌修剪葡萄的大量枝条就地堆积或焚烧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2)避免秸秆焚烧或丢弃堆积产生环境问题,就秸秆合理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出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雪岭云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我国新疆天山的南北坡,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均有分布于,主要在海拔1400米到3800米的山区与河谷,树高达50-60米,树冠狭长,主干粗壮笔直。其中甲地雪岭云杉成活率高,分布面积最大,很多树木在五百年以上。当地人都把云杉林率为“神树圣林”。
材料二 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对云杉林进行持续长达20年跟踪研究发现,云杉的年轮在变宽,生长速度在加快。
材料三 下图我国云杉林甲地区示意图。

(1)分析甲地云杉林生长快、成活率高的原因。
(2)从生态功能和当地人生产活动的角度分析当地人把云杉林率为“神树圣林”原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测近年来云杉的生长速度有所提高的原因。
材料一 雪岭云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我国新疆天山的南北坡,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均有分布于,主要在海拔1400米到3800米的山区与河谷,树高达50-60米,树冠狭长,主干粗壮笔直。其中甲地雪岭云杉成活率高,分布面积最大,很多树木在五百年以上。当地人都把云杉林率为“神树圣林”。
材料二 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对云杉林进行持续长达20年跟踪研究发现,云杉的年轮在变宽,生长速度在加快。
材料三 下图我国云杉林甲地区示意图。

(1)分析甲地云杉林生长快、成活率高的原因。
(2)从生态功能和当地人生产活动的角度分析当地人把云杉林率为“神树圣林”原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测近年来云杉的生长速度有所提高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河流域图和家河流域上游城市A和下游城市B的降水分布图,该河流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干流有多个水电站。M国曾是前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6年中国中粮集团与M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在M国甲河流域大规模租借土地种植粮食。
材料二 甲河流域示意图和下游城市B的降水分布图。

材料三 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1)根据材料二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C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中粮集团在该地投资种植粮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该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某河流域图和家河流域上游城市A和下游城市B的降水分布图,该河流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干流有多个水电站。M国曾是前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6年中国中粮集团与M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在M国甲河流域大规模租借土地种植粮食。
材料二 甲河流域示意图和下游城市B的降水分布图。

材料三 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1)根据材料二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C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中粮集团在该地投资种植粮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该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材料一 位于孝感市郊占地1600亩的某植物花卉景区是一个集“农业科普观光、果蔬采摘体验、艺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园。园区引入了560余个植物品种,四时有景,季季有花,省内外游街年接待能力达到100万人次。
材料二 植物花卉景区示意图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植物景区运营的优势?
(2)请结合材料一,说出景区花卉种植对土地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位于孝感市郊占地1600亩的某植物花卉景区是一个集“农业科普观光、果蔬采摘体验、艺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园。园区引入了560余个植物品种,四时有景,季季有花,省内外游街年接待能力达到100万人次。
材料二 植物花卉景区示意图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植物景区运营的优势?
(2)请结合材料一,说出景区花卉种植对土地的不利影响。
2.单选题- (共6题)
5.
下图为孝感市某街道路灯景观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7年11月11日,孝感市日出时间06:50,日落时间17:30,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照明,这天路灯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最可能为( )
【小题2】据规划图中信息推断该街道走向为( )

【小题1】2017年11月11日,孝感市日出时间06:50,日落时间17:30,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照明,这天路灯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最可能为( )
A.06:30-18:20 | B.17:30-06:50 |
C.06:50-17:30 | D.18:00-06:30 |
A.东北—西南走向 | B.西北—东南走向 |
C.南北走向 | D.东西走向 |
6.
长腿鹬,外形特征是嘴尖黑色细长,腿红色细长,无蹼,通常于每年4月初至5月初迁往北方,秋季于9月初到10月初离开北方往南迁徙,迁徙途中一般选择晴朗夜间飞行,白天休息。下图为长腿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腿鹬的主要生存区的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长腿鹬迁徙途中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长腿鹬的主要生存区的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山势险峻的高山丛林 | B.地形平坦开阔的草原 |
C.浅水湖泊沼泽池塘区 | D.面积广阔深水河湖区 |
A.往南迁徙时,澳大利亚农民播种小麦 | B.往北迁徙时,长腿鹬每天看见太阳从东北升起 |
C.往南迁徙时,休斯顿白昼越来越长 | D.往北迁徙时,孝感的太阳的高度不断变小 |
7.
伯利兹蓝洞位于中美洲洪都拉斯首都东面60里海面上,直径为305米。洞内水深137.9米。据科考推测伯利兹蓝洞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伯利兹蓝洞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伯利兹蓝洞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伯利兹蓝洞说法正确的是
A.伯利兹蓝洞内没有任何生物 | B.伯利兹蓝洞内有钟乳石或石笋 |
C.伯利兹蓝洞内岩石是变质岩 | D.巴西暖流从伯利兹蓝洞上面经过 |
A.伯利兹蓝洞形成与渭河平原形成相似 |
B.伯利兹蓝洞形成先是冰川侵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 |
C.伯利兹蓝洞形成先是流水溶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 |
D.伯利兹蓝洞形成过程伴随气候的变化是先暖后冷 |
8.
(题文)由于市区房价过高,许多在城区工作的居民在郊区购房居住,导致城郊间出现定时拥堵高峰。下图示意城郊结合部7:30-8:30交通繁忙路段的车流拥堵情况图。据图中四个拥堵路段示意图,推测通往主城区的方向最可能是


A.A | B.B | C.C | D.D |
9.
阅读下表中关于我国河流的相关数据,结合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河流④流域面积最小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2】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小题1】河流④流域面积最小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流经高原山区 | B.支流太少 |
C.河流太短 | D.流经沙漠 |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10.
“秋延迟”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蔬菜瓜果上市时深受欢迎。吐鲁番托克逊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温度为40℃,大棚等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7年秋,“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小题1】关于托克逊县地区“秋延迟”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对托克逊县“秋延迟”的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不合理的是
【小题1】关于托克逊县地区“秋延迟”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劳动力多,不适宜大规模推广 | 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
C.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 | D.冬季较寒冷,应尽可能早的提前上市时间 |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的新品种 | 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
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 D.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