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长腿鹬,外形特征是嘴尖黑色细长,腿红色细长,无蹼,通常于每年4月初至5月初迁往北方,秋季于9月初到10月初离开北方往南迁徙,迁徙途中一般选择晴朗夜间飞行,白天休息。下图为长腿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腿鹬的主要生存区的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山势险峻的高山丛林
B.地形平坦开阔的草原
C.浅水湖泊沼泽池塘区
D.面积广阔深水河湖区
【小题2】关于长腿鹬迁徙途中说法正确的是
A.往南迁徙时,澳大利亚农民播种小麦
B.往北迁徙时,长腿鹬每天看见太阳从东北升起
C.往南迁徙时,休斯顿白昼越来越长
D.往北迁徙时,孝感的太阳的高度不断变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1 08:0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点的纬度是( )
A.23°26′N
B.23°26′S
C.20°N
D.20°S
【小题2】能正确反映L这一天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M这一天( )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都达到最大值
B.南极圈午夜太阳位于正南方
C.该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同类题2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小题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为
A.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B.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C.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趋于昼夜等长
【小题3】当地球公转到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大值
B.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
C.此时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D.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同类题3
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资料日期中的某日所反映的可能是
A.1月31日
B.5月31日
C.8月31日
D.10月31日
【小题2】下列关于北京气象资料中三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31日气压较高,主要因为受暖空气影响
B.1日白天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强并且受冷空气影响大
C.1日风力较大,主要因为副热带高压势力强
D.2日夜间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逆辐射强
同类题4
下列日期中,腾冲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国际劳动节
B.我国元旦节
C.我国国庆节
D.西方圣诞节
同类题5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A点位于晨昏线的
线上。
(2)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该日B地的昼长为
小时。
(3)从甲到乙时C点的昼长不断变
,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
。
(4)从甲到乙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
(
升高、降低),当地球位于乙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地区位于
。(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