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学情调研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81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综合题(共5题)

1.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材料二:左图为江苏省1993~2003年酸雨频率分布图,右图为江苏四市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图。

(1) 简述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图28,1993~2003年江苏四市中酸雨发生频率最低的城市是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国家环保局发布酸雨防治规划,全面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限期治理。其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
A.行政手段B.技术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
(4) 你认为进一步减轻酸雨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18日,***出访“赤道之国”——厄瓜多尔,该国资源丰富,香蕉、鲜花等是其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二 辛克雷电站是中国在海外建成的最大水电站,该电站为厄瓜多尔提供了37%的发电量,极大地解决了该国用电紧缺的矛盾。见辛克雷电站位置图。

材料三 波托维耶霍和新罗卡堡气候统计图(如上图)。 
(1)据图分析厄瓜多尔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比较同纬度波托维耶霍和新罗卡堡两地气候差异。

(3)分析辛克雷水电站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4)从区域开放性的角度,分析中厄两国在开展合作中各有哪些优势。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简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
(3)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有________。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里茶道”是18世纪以来亚欧大陆上重要的商贸通道(如下图),我国沿线各省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申遗活动,近年来诸多驴友重走“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与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合称“世纪动脉”,“世纪动脉”正助力中俄构建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材料二 下表为“万里茶道”沿线山西和湖南两省近年来经济指标对比。

材料三 下图为湖南省略图。

(1)分析“万里茶道”沿线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若驴友重走“万里茶道”选择6月从湖南安化出发,在湖南省境内最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 试分析此类灾害在该地区多发的自然原因。
(3)相对山西,湖南经济发展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____。
(4) 简述中俄区域合作对俄罗斯的主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3为“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图4为“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3)我国台湾海峡西岸的主要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_,特点有___________,其开发利用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1题)

6.
下表为陕西省某流域不同阶段治理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五十年来,该流域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A.打坝淤地B.修筑梯田C.植树造林D.退耕还草
【小题2】该流域环境治理后带来的影响有
A.土壤含水量增加B.河流径流变率增大
C.农业生产专门化提高D.农村生活燃料矛盾减缓
7.
生态指数是由濒危物种指数,物种丰富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强度和频度确定,它反映各斑块的生态完整性、重要性及自然性的大小。读江苏省生态指数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江苏省生态指数分布
A.苏南高于苏北B.沿湖高于沿江
C.山区高于平原D.连云港高于南通
【小题2】苏北沿海地区生态指数较高,原因是
A.生物多样性复杂B.人为干扰强度大
C.生态系统单一D.生态重要性突出
8.
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某乡村,该地民居建筑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5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A.80米B.100米C.120米D.150米
【小题2】夏至日前后,站在甲处背门而立能看到(  )
A.太阳从右前方山谷处升起B.太阳从正后方山头处升起
C.太阳从左后方山头处落下D.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落下
9.
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为“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组合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图中B地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尼罗河进入汛期,河流径流量大增B.开普敦天气晴朗,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C.A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D.与C海区相比,D海区降水更多
10.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北坡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山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A.1月的山麓B.1月的山顶C.7月的山麓D.7月的山顶
【小题3】【小题4】导致该山地1 500 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B.近地面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D.近地面受冷空气影响
11.
右图为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植被及地形分布图,左图为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结冰期长,有明显春汛B.山脊地区植被生长茂密
C.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D.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小题2】表1中的栅格是记录A流域的海拔高度(单位:m),据此判断该河段的流向是(  )
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再由西北向东南D.由北向南,再由东北向西南
12.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④地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D.岩层⑤断裂发生明显位移
【小题2】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D.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
13.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两地区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地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数量相当B.甲地人口增长了 21%
C.乙地城市化水平为36%D.乙地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小题2】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升高
C.经济发展较缓,人门的净迁出率大
D.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出生率下降
14.
读下图a, 图b,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a中-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则三个城市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
【小题2】若图b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④为研究终点。图b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单位:h)分布图,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图a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L1→L2B.L3→L4C.L5→L6D.L7→L8
15.
“嘀嘀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嘀嘀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PSD.数字地球
【小题2】“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A.市民出行更加方便B.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C.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D.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6.
下图为富士康电子产品生产集团在大陆主要选址城市与转移路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富士康企业选址城市不断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B.矿产资源C.地价D.劳动力
【小题2】该类企业转移,对转入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可能有(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B.促进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突出
C.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D.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