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选考二:环境保护】
生蚝,因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口感嫩滑,受到许多食客的追捧,就连当地的动物也喜食。数十年前,丹麦人为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进一批太平洋生蚝。这种生蚝个大壳坚,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在水温-3~32℃范围内均能生存,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由于当地动物无法食用,太平洋生蚝越来越多,泛滥成灾,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下图为丹麦及周边地区略图。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泛滥成灾的自然原因,并对丹麦这一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建议。
生蚝,因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口感嫩滑,受到许多食客的追捧,就连当地的动物也喜食。数十年前,丹麦人为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进一批太平洋生蚝。这种生蚝个大壳坚,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在水温-3~32℃范围内均能生存,主要分布于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由于当地动物无法食用,太平洋生蚝越来越多,泛滥成灾,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下图为丹麦及周边地区略图。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泛滥成灾的自然原因,并对丹麦这一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建议。
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200mm左右。全省大致以贵阳为界,东西两侧降水的时空差异明显。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分布范围广,形态类型齐全,山川、河流、溶洞、瀑布发育。省会贵阳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服务外包集聚区、大数据交易中心。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以贵阳为界的东西两侧地区冬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该地貌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
(3)有人建议,在贵阳市空间布局上,应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构建“城中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试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200mm左右。全省大致以贵阳为界,东西两侧降水的时空差异明显。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分布范围广,形态类型齐全,山川、河流、溶洞、瀑布发育。省会贵阳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服务外包集聚区、大数据交易中心。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以贵阳为界的东西两侧地区冬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该地貌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
(3)有人建议,在贵阳市空间布局上,应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构建“城中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试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交通、通信、水电、医院、学校、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海外发展平台,吸引了中国石油装备、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落户,被称之为荒漠中的“工业绿洲”。这里吸引中国产业落户的主要原因是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埃及与欧洲、非洲、西亚的许多国家和组织签订了条件优厚的贸易协定。下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图。

(1)分析我国选择在苏伊士建经贸合作区的主要地理原因。
(2)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石化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
(3)有人建议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通过大力开采地下水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不合理性。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交通、通信、水电、医院、学校、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海外发展平台,吸引了中国石油装备、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落户,被称之为荒漠中的“工业绿洲”。这里吸引中国产业落户的主要原因是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埃及与欧洲、非洲、西亚的许多国家和组织签订了条件优厚的贸易协定。下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图。

(1)分析我国选择在苏伊士建经贸合作区的主要地理原因。
(2)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石化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
(3)有人建议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通过大力开采地下水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不合理性。
4.
【地理——选考一:旅游地理】
浙江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三面环山、东临太湖,现有生态公益林2万多亩,竹林17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形成一个天然氧吧。该村盛产唐代贡品紫笋茶,并拥有上等的泡茶水金沙泉。所产水果、蔬菜、茶叶、笋干等土特产备受青睐。该村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是历史上“茶圣”陆羽举办茶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顾渚村距长兴县城17km,距上海约150km。从上海驱车到该村,约2小时。全村961户,2600多村民,有460家农家乐,17000张床位,每年接待上海游客约200万人,村民大多会讲上海话,人称“上海村”。 生意兴隆的顾渚村并未坐地起价,民风依然淳朴热情。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顾渚村变为“上海村”的原因。
浙江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三面环山、东临太湖,现有生态公益林2万多亩,竹林17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形成一个天然氧吧。该村盛产唐代贡品紫笋茶,并拥有上等的泡茶水金沙泉。所产水果、蔬菜、茶叶、笋干等土特产备受青睐。该村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是历史上“茶圣”陆羽举办茶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顾渚村距长兴县城17km,距上海约150km。从上海驱车到该村,约2小时。全村961户,2600多村民,有460家农家乐,17000张床位,每年接待上海游客约200万人,村民大多会讲上海话,人称“上海村”。 生意兴隆的顾渚村并未坐地起价,民风依然淳朴热情。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顾渚村变为“上海村”的原因。
2.单选题- (共3题)
5.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小题3】图中1990年后0℃层高度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 | 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
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 | 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
A.黄土高原 | B.塔里木盆地 |
C.东北平原 | D.云贵高原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植被覆盖率提高 |
C.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 D.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
6.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小题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小题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 | B.无蒸腾作用消耗 |
C.树冠遮荫效果好 | D.土壤硬化下渗弱 |
A.融雪 | B.风沙 | C.降水 | D.蒸发 |
A.春秋分日P=0 | B.夏至日P=1 |
C.全年P<1 | D.冬至日P<1 |
7.
M国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其东北部的瓦罕走廊海拔4900多米。农牧业是M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下面两幅图为M国附近地区略图(左图)和沿左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量分布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图中的降水量线与经线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M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两图中的降水量线与经线对应正确的是( )
A.64°——c 67°——b 70°——a 73°——d |
B.64°——d 67°——a 70°——b 73°——c |
C.64°——a 67°——d 70°——c 73°——b |
D.64°——b 67°——c 70°——d 73°——a |
A.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 | B.山地高原广布,森林资源丰富 |
C.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 | D.当地牧民每年6-8月到瓦罕走廊放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