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地理试题(一)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45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小岛上成群营巢繁殖,巢连着巢。在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下图为遗鸥栖息图片。


材料二 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是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基地,每年夏季大约占全球90%以上的遗鸥会光临红碱淖。由于红碱淖水位的下降,该遗鸥繁殖基地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区域图。


(1)简要说明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中的实际情况,分析红碱淖遗鸥繁殖地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成群的企鹅在这里生活,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景观。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距海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阿塔卡马盐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的原因。
(3)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4)说明阿塔卡马沿海沙漠村庄采用“以网捕雾”对当地居民的主要意义。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地区的
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图甲);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 10 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图乙)。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 10 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

(1)简述风速从 16 米/秒增至 20 米/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
(2)判断风速 16-20 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 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而不是种树的原因。
(4)分析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的原因。
4.
达古冰川风景区位于四川黑水县境内,距成都310千米,是一处集冰川、雪山、森林、野生动物、草甸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达古冰川是亚洲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海拔3800—5100米,主要由三个核心区冰川组成。高山牧场又别具浓郁的草原风情。下图为达古冰川风景区游览示意图。

评价达古冰川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与质量状况。

2.单选题(共4题)

5.
下图是某海域某月的洋流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2月
【小题2】影响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D.洋流分布
【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加大海陆温差B.洋流导致沙漠的形成
C.洋流塑造海陆轮廓D.洋流使渔业资源减少
6.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 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 )
A. 降水     B. 地下水 C. 积雪融水 D. 冰川融水
【小题2】苏木吉林湖( )
A. 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 B. 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 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 D. 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
【小题3】研究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 (   )
A. 多阴雨天气    B. 植被茂盛 C. 风速较小 D. 海拔更高
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选择性,通常把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400-700mm波段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光合有效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1月9日 多云B.6月9日 晴朗C.7月9日 多云D.10月9日 晴朗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
A.太行山脉B.大兴安岭C.阿尔金山D.武夷山脉
8.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的技术模型,在模型中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工资水平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差
距。即:假设函数 y=f(T—W),其中,y 是经济增长率,T 是技术水平,W 是工资水平。图示上半部分示意技术水平和工资水平的长期趋势,下半部分示意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处于Ⅱ阶段初期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迁入的工业类型是
A.资源密集型B.劳动力导向型C.资金密集型D.技术导向型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不同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高B.Ⅱ阶段前期环境问题突出
C.Ⅲ阶段经济增长率最大D.Ⅱ阶段后期产品国际竞争力大
【小题3】结合上图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
A.提高工资水平的上涨速度B.降低工资水平,扩大 T—W 的值
C.提高技术水平,扩大 T—W 的值D.保障国内物资供应,减少产品出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