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兰巴托是世界上冬季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冬季寒冷漫长,供暖期长达8个月,据统计,乌兰巴托市半数以上居民冬天主要靠烧煤取暖,城郊棚户区为了取暖,大量焚烧垃圾。乌兰巴托市有超过10万辆机动车,且大部分都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二手车,所排废气加重了该市的空气污染。乌兰巴托市四面环山,基本无风。据报道,乌兰巴托市区被污染的空气中含有铅和放射性物质。
材料二:下图为乌兰巴托冬季某一天的大气污染情况。

(1)首都乌兰巴托城市空气质量的地区差异表现为________,该市污染来源主要有________。
(2)分析该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________
(3)请你结合该国实际情况,提出防治雾霾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乌兰巴托是世界上冬季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冬季寒冷漫长,供暖期长达8个月,据统计,乌兰巴托市半数以上居民冬天主要靠烧煤取暖,城郊棚户区为了取暖,大量焚烧垃圾。乌兰巴托市有超过10万辆机动车,且大部分都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二手车,所排废气加重了该市的空气污染。乌兰巴托市四面环山,基本无风。据报道,乌兰巴托市区被污染的空气中含有铅和放射性物质。
材料二:下图为乌兰巴托冬季某一天的大气污染情况。

(1)首都乌兰巴托城市空气质量的地区差异表现为________,该市污染来源主要有________。
(2)分析该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________
(3)请你结合该国实际情况,提出防治雾霾应采取的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绿孔雀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于泰国、越南、缅甸及我国云南等地,主要栖息在海拔 2 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以及树林、竹林、灌丛附近的开阔地带,多以三五只一小群活动,多在河边汲水、林中觅食栖息,有时也去田间觅食。历史上绿孔雀主要生活在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分布面积大,种群数量多,但现在仅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南部,分布也呈点片状,数量不足200只,已成为世界极危物种。下图为我国绿孔雀空间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

(1)指出我国绿孔雀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特点。
(2)分析当前我国绿孔雀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人为原因有什么?
绿孔雀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于泰国、越南、缅甸及我国云南等地,主要栖息在海拔 2 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以及树林、竹林、灌丛附近的开阔地带,多以三五只一小群活动,多在河边汲水、林中觅食栖息,有时也去田间觅食。历史上绿孔雀主要生活在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分布面积大,种群数量多,但现在仅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南部,分布也呈点片状,数量不足200只,已成为世界极危物种。下图为我国绿孔雀空间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

(1)指出我国绿孔雀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特点。
(2)分析当前我国绿孔雀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人为原因有什么?
2.单选题- (共30题)
3.
我国酸雨主要出现于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这是因为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 由此可以推出:( )
A.长江以北地区的酸性污染物排放较少 |
B.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偏碱性的较少 |
C.沙尘天气可有效降低酸雨出现的几率 |
D.有酸雨的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几率较小 |
4.
【小题1】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
D.2050年之后,全球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
6.
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该方式简便、 经济,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地下水 ④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
【小题2】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环境
⑥便于居民楼区的合理布局
【小题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该方式简便、 经济,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地下水 ④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环境
⑥便于居民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③④ |
10.
“API”是英文AirPollution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促使API增大的是 ( )
【小题2】所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小题3】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 重要酸雨区的是 ( )
【小题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促使API增大的是 ( )
A.空气强烈对流 | B.大风阴雨 |
C.晴朗微风天气 |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
A.大量燃料煤炭用于取暖 | B.春动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 D.沙尘暴时有发生 |
A.河西走廊 | B.松嫩平原 | C.四川盆地 | D.黄土高原 |
1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化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
【小题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
【小题1】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
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
B.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使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C.即将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
13.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小题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小题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D.大量开采铁矿,破坏植被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14.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下题。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关系最小的是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关系最小的是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
D.上游水土流失,泥沙在湖泊淤积 |
15.
下图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及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该地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是一天中的
【小题2】光化学污染往往出现在
①污染源区域 ②污染源上风向
③污染源下风向 ④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
【小题3】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光化学污染的城市,下列与污染形成无关的是

【小题1】判断该地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是一天中的
A.早晨上班前 | B.早晨上班高峰期 |
C.中午前后 | D.傍晚下班高峰期 |
①污染源区域 ②污染源上风向
③污染源下风向 ④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地形呈盆地状,污染物难以扩散 |
B.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晴朗,光照强 |
C.该城市人口很多,生产生活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
D.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 |
16.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17.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18.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图8为陆地与海上风速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小题2】有关海上和陆地风速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A.陆地高于海洋 | B.海洋高于陆地 |
C.海洋和陆地上相同 | D.据图无法判断 |
A.风速差距由地(海)面向高空增大 |
B.陆地风速较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
C.在120米高度,风速差距最大 |
D.海上风速较大是海浪推动作用造成的 |
19.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 . 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
C.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
D.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
20.
(题文)为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
A.大规模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
C.培植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湿度 |
21.
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据推测,21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上升2℃~5℃,若这种推测属实,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活跃,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 |
B.我国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的农田范围缩小 |
C.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有被淹没的可能 |
D.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地区范围缩小 |
22.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外,还会引起的环境变化有( )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
②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③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④由于海水蒸发旺盛,全球降水量将会大量增加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
②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③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④由于海水蒸发旺盛,全球降水量将会大量增加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
23.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题。

图中丁、丙、乙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图中丁、丙、乙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B.海洋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D.海洋污染、荒漠化、水土流失 |
24.
下图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mx2mxl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塑造地形
④涵养水源
【小题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则检测到( )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塑造地形
④涵养水源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
C.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 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
25.
读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2】在图示地区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小题1】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26.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小题2】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沙地。导致科尔沁沙地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3】为了扭转科尔沁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 | B.向东北方向移动 |
C.向东南方向移动 | D.向西南方向移动 |
A.围湖造田 |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C.植树种草 |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
A.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
B.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27.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坡度在40°一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C.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
C.坡面径流流速小 |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
30.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小题2】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
B.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C.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
D.灌溉水源减少,农业减产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
C.湖泊沿岸植被遭破坏 | D.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 |
31.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登上500亿千克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400亿千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小题2】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
【小题1】目前,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
A.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 B.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
C.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控制污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