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09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综合题(共2题)

1.
综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A城市是乌斯怀亚市,在印第安语中,它的意思是“观赏落日的海湾”,它一直是一个旅游城市,但去年旅游季节却出现了防晒霜价格暴涨,街上行人稀少的现象,工人白天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两个小时。

(1)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该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 。   
(3)C国南部有温带森林分布,而同纬度的B国南部却是沙漠,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________的影响。   
(4)B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在气候上的优势是________。 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________。
2.
(题文)(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们将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形似僵尸的汽车形象地成为“僵尸车”。2016年6月杭州市城管委排查发现,主城区“僵尸车”尤为明显,违规停放在人行道上、道路泊位上的废旧车辆就达300多辆,居住小区的废旧车辆更多。“僵尸车”增多,反映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制度不健全、报废汽车回收率低的现实。废旧汽车包含有害的机油、废旧塑料和电瓶,有大量铁铜等多种金属物。   
(1)简述废旧汽车队环境造成的危害。   
(2)请针对废旧汽车如何处理提出合理建议。

2.单选题(共18题)

3.
关于世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B.大气、海洋、生物圈遭到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就要恶化
C.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D.局部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环境污染
4.
(题文)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
5.
读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湖泊20年来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运动B.火山活动C.水利工程D.气候变化
【小题2】湖泊的成因类型是(   )
A.断层湖B.火山湖C.人工湖D.冰川湖
6.
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快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和排放废气物,造成人类的环境急剧退化。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B.臭氧洞C.荒漠化D.能源危机
7.
近年,“PM2.5”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春季,对北京市PM2.5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  )
A.扬尘B.机动车排放C.燃煤D.建筑尘
8.
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依次是(   )
A.有毒气体 有害废水 噪音污染B.有害废水 噪音 大气粉尘污染
C.噪音 大气粉尘 固体废弃物污染D.大气粉尘 固体废弃物 辐射物污染
9.
平流层臭氧减少将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地面辐射强度减弱C.酸雨区面积缩小D.平流层气温降低
10.
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造成B.有色冶金业发达C.酸性红壤广布D.环境自净能力最差
11.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 递减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递增
【小题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水体营养盐   B. 太阳辐射
C. 水体含沙量   D. 洋流流向
【小题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12.
湖泊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
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表,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
B.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
C.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14.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小题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15.
《巴黎协定》是“人类送给地球最好的礼物”。《巴黎协定》缔约国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直接有助于( )
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    ②减轻酸雨的危害 ③减缓臭氧洞扩大趋势   ④减轻极地冰川的融化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6.
2016年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会议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开幕,开幕式上呼吁将《巴黎协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  )
A.雪线下降B.冻土界线南移
C.草场面积扩大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为实现《巴黎协议》提出的“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的目标,企业应当(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对废弃物综合利用
C.加快制定实施环保法律
D.将污染工厂转移到落后地区
17.
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量/工业总产值,下列污染排放强度大小排序和相关叙述正确是(  )
A.工业废气污染排放强度火电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啤酒酿造
B.城市污染排放强度上海>太原>旧金山
C.新疆石化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与产业链延长有关
D.西气东送与上海污染排放强度下降无关
18.
下图为反映某环境问题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及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B.资源枯竭—掠夺性开采
C.环境污染—不合理的生产方式D.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丧失
19.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20.
读图,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选择题(共5题)

21.

“金蝉脱壳”的本义是指昆虫(    )

22.
(题文)读图,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
23.

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

24.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礻{#blank#}1{#/blank#}、{#blank#}2{#/blank#}     

衤{#blank#}3{#/blank#}、{#blank#}4{#/blank#}       

25.

   - How is the weather? - It's cloudy.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