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测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897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下图),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mm,蒸发量却高达2000mm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商品粮基地,该灌区内的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

材料二 秋浇是该灌区传统的特殊灌溉制度,一般在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下旬进行,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
(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该区域渠道密布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秋浇对灌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2.单选题(共5题)

3.
近年来,在建设防护林中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原因是    (  )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植树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NB.PC.NaD.Mg
【小题2】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D.土壤盐渍化加剧
5.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旱,形成沿纬线方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部的推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  )
A.热带,5°N~15°NB.亚热带,25°N~35°N
C.温带,35°N~45°ND.寒带,35°N~55°N
【小题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6.
珊瑚礁是指造礁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虫常需要生长在22~30℃且有一定盐度(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海水中,同时还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供其进行光合作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全球珊瑚礁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珊瑚礁只分布在热带和一部分亚热带海域
B.珊瑚礁大多在大陆东侧海域发育
C.珊瑚礁常分布在海沟和岛弧附近海域
D.珊瑚礁在太平洋分布范围最广
【小题2】造成巴西东北部海岸和孟加拉国沿岸附近海域缺少珊瑚礁的主要原因是(  )
A.淡水注入多B.降水丰富
C.暖流流经导致水温过高D.海水过深
7.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该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下游河流两岸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土壤盐渍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河口陆地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后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D.地理环境统一变化的过程
【小题2】材料中所述的这些现象,是由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的(  )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