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0题)
1.
左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右图为纳马夸兰南部地区的气候资料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
材料二:2016年9月12日纳米比亚与美国签订的牛肉出口协议正式生效,纳米比亚可以向美国市场出口牛肉产品。
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


材料一: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
材料二:2016年9月12日纳米比亚与美国签订的牛肉出口协议正式生效,纳米比亚可以向美国市场出口牛肉产品。
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4.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核电有清洁、高效的优势,不过由于涉及冷却用水等诸多因素,在内地布局核电厂一直充满争议。中核工业公司计划在陕西布局核电站,但在选址中放弃了陕西省政府重点推荐的西安。目前西安(34°20′N,108°56′E)部分城市路灯使用太阳能。
材料二:左图为关中地区近30年(1983~2012年)来平均各月霾日数统计图,右图为西安周边示意图。

说明三门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土壤盐碱化的影响过程。
材料一:核电有清洁、高效的优势,不过由于涉及冷却用水等诸多因素,在内地布局核电厂一直充满争议。中核工业公司计划在陕西布局核电站,但在选址中放弃了陕西省政府重点推荐的西安。目前西安(34°20′N,108°56′E)部分城市路灯使用太阳能。
材料二:左图为关中地区近30年(1983~2012年)来平均各月霾日数统计图,右图为西安周边示意图。

说明三门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土壤盐碱化的影响过程。
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黑土土壤肥沃,我国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左图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图,右图为我国黑土、黑钙土分布图。

(1)简析图示两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黑土有机质丰富的自然原因。
材料一:黄土、黑土土壤肥沃,我国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左图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图,右图为我国黑土、黑钙土分布图。

(1)简析图示两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黑土有机质丰富的自然原因。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左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右图是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__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左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右图是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__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8.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M是阿根廷的大豆主产区,这里一直实行免耕和轮作等保护性耕作(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材料二:大豆性喜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为20~28℃,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分,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大豆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
简述免耕和轮作对土壤保护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M是阿根廷的大豆主产区,这里一直实行免耕和轮作等保护性耕作(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材料二:大豆性喜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为20~28℃,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分,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大豆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
简述免耕和轮作对土壤保护的积极影响。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我国渭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右图为图中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

材料二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自汉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泾阳茯砖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础上经二次发酵、压制等复杂工艺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别适宜以肉食为主的牧民饮用。
材料三 关中城市群部分城市2015年经济统计表。

据图概括某山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并简析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原因。
材料一 左图为我国渭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右图为图中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

材料二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自汉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泾阳茯砖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础上经二次发酵、压制等复杂工艺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别适宜以肉食为主的牧民饮用。
材料三 关中城市群部分城市2015年经济统计表。

据图概括某山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并简析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原因。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1)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1)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2.单选题- (共24题)
11.
读新疆某地牧民在玉奇塔什草原的四个牧场(位于不同海拔高度上)间转场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牧民转场放牧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图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小题1】影响该地牧民转场放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牧草 | B.气候、水源 |
C.地形、水源 | D.地形、牧草 |
A.山地降水较多 | B.雪线海拔很低 |
C.河流无断流 | D.淡水资源充足 |
12.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小题2】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 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 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
C. 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 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小题3】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A. 暴雪 B. 强风 C. 低温 D. 太阳辐射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左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右图): 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
据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小题2】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 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 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
C. 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 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小题3】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A. 暴雪 B. 强风 C. 低温 D. 太阳辐射
13.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地理要素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可能是
【小题2】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小题1】图示区域可能是
A.南半球的山脊 | B.北半球的陡崖 |
C.南半球的高原 | D.北半球的山谷 |
A.2℃ | B.3℃ | C.5℃ | D.6℃ |
14.
《中国诗词大会》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16.
读我国油菜开花时间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油菜开花时间的变化,最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
【小题2】2005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为1980年的2倍多,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我国油菜开花时间的变化,最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机械化水平提高 | B.市场需求扩大 |
C.全球气候变暖 | D.交通运输发展 |
18.
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可知,该山地( )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
19.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小题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小题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常绿硬叶林 | D.针叶林 |
A.用地类型差异 | B.居民爱好差异 | C.景观规划差异 | D.行政管辖不同 |
A.气温 | B.降水 | C.光照 | D.土壤 |
20.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考察时,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海拔)。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自然带分界线,一年中有明显位置变化的是(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最高处海拔为5000米 |
B.云杉林出现在南坡 |
C.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D.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1.
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Ⅲ(草甸为主)、Ⅳ(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
【小题2】Ⅳ区森林资源丰富,其水汽来源主要是( )

【小题1】Ⅲ(草甸为主)、Ⅳ(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盛行西风 | B.东北信风 |
C.西南季风 | D.西北季风 |
22.
栖息于日本北海道湿地的丹顶鹤原为夏候鸟,冬季到本州、九州越冬。20世纪初,由于某种原因,丹顶鹤冬季留在北海道成为留鸟。读东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和扎龙相比,丹顶鹤能够一年四季生活在北海道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小题2】推测北海道丹顶鹤不到本州、九州越冬的主要原因是本州、九州( )

【小题1】和扎龙相比,丹顶鹤能够一年四季生活在北海道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河流数量 | D.湿地面积 |
A.气候变暖 | B.渔场消失 | C.森林减少 | D.围海造陆 |
23.
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时的陆上溶洞,后因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
【小题2】材料中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
【小题1】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
A.哺乳动物时代 | B.人类时代 | C.裸子植物时代 | D.孢子植物时代 |
A.人类活动 | B.臭氧层被破坏 | C.地壳下沉 | D.全球气候变化 |
24.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风化壳(风化产物残留原地)逐渐加厚的原因是
A.流水与风力侵蚀逐渐增强 | B.流水与风力沉积逐渐增强 |
C.物理与化学风化逐渐增强 | D.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
25.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自然带a为
【小题2】该山地位于

【小题1】图中自然带a为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冰碛地衣带 |
A.东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四川盆地 | D.江南丘陵 |
26.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中I、Ⅱ、Ⅲ、Ⅳ表示自然带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I、Ⅱ、Ⅲ、Ⅳ自然带更替的规律体现出
【小题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共同原因是

【小题1】图中I、Ⅱ、Ⅲ、Ⅳ自然带更替的规律体现出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人类活动 | B.海陆位置 |
C.洋流因素 | D.大气环流 |
27.
土壤的发育是地形、气候、生物、母质等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我国黑土分布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具有下列哪两项特色?
甲:夏暖冬冷,草类一岁一枯荣 乙:全年气候温和,草类终年繁茂
丙:坡度较大,有利于雨季时的排水 丁:土壤透水性差,降水聚积于表
戊: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提高
甲:夏暖冬冷,草类一岁一枯荣 乙:全年气候温和,草类终年繁茂
丙:坡度较大,有利于雨季时的排水 丁:土壤透水性差,降水聚积于表
戊: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提高
A.甲丙 | B.甲戊 | C.乙丁 | D.乙戊 |
28.
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材料中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四川盆地紫色土磷、钾含量丰富,下列观点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小题1】对材料中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红壤红——水稻的大量种植 | B.黄土黄——温带地区有机质的大量积累 |
C.紫色土贫瘠——盆地日照差 | D.黑土肥沃——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
A.水分条件对土壤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 B.植物是影响土壤形成的较活跃因素 |
C.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成分的最初来源 | D.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 |
31.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子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太白山从山麓到山上树木生长状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科研人员研究狼群的分布可利用
【小题1】影响太白山从山麓到山上树木生长状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水分 | B.水分 热量 | C.光照 热量 | D.水分 地形 |
A.RS GIS | B.RS GPS | C.GPS GIS | D.RS GPS |
32.
读长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会出现“水拍云崖”景观的地区是
【小题2】长征途中经历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小题1】会出现“水拍云崖”景观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0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