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生物始现于中时代的是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海生藻类
D.孢子植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3 04:4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实地考察发现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类题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萨赫勒地区在1万年前是个水草丰美、动物成群的地方,虽然产业单一,但仍然是个自给自足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如今这里已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干旱、贫穷和社会动荡是当地真实的写照。
由于萨赫勒地区的天然树木稀疏,叶小,冠小,且旱季落叶,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所以该地区的多个国家欲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期待能够实现生态和经济社会治理“双重功效”。
(1)据图描述萨赫勒地区的位置特征。
(2)以萨赫勒地区环境的变迁及其影响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相关专家经研究决定为绿化带引进枣椰树、芒果树、合欢树等树种,请说明这些书中具备的特征。
同类题3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植被类型
积雪开始时间(日)
积雪结束时间(日)
积雪日数(天)
年最大雪深(厘米)
稀疏灌木
136
268
132
11.0
草地
135
266
129
29.6
农田
136
264
128
33.5
建设用地
133
273
140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
【小题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
B.草地
C.农田
D.建设用地
【小题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同类题4
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 阻碍了海上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 ②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③ 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④ 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5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其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下图示意2000-2017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获取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生长状况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小题2】2000年以来广西石漠化区
A.植被覆盖率逐年上升
B.土地开发强度加强
C.生态环境改善
D.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加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