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材料二: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图。

材料三: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图。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其他九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以 的形式返回地表。图2中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 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制①②③④中的 (填序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口号 。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材料二: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图。

材料三: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图。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其他九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以 的形式返回地表。图2中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 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制①②③④中的 (填序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口号 。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2.
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
(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1)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
(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4.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确定研究区域→收集资料,了解该区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的优劣势
信息材料:该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区域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3)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本区域时,发现该区域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确定研究区域→收集资料,了解该区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的优劣势
信息材料:该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区域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3)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本区域时,发现该区域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2.单选题- (共10题)
5.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近年来,咸潮和灰霾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突出的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咸潮灾害加重的原因有( )
①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位降低 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④太阳、月球的引潮力
【小题2】减少灰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空气流畅 ③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④使用无磷洗涤剂
【小题1】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咸潮灾害加重的原因有( )
①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位降低 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④太阳、月球的引潮力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空气流畅 ③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④使用无磷洗涤剂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6.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小题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A.工业排放废气 |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
C.汽车排放废气 | D.建筑工地扬尘 |
7.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19~20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小题1】图中()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
B.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
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
8.
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人工环境的一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可分为天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
B.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 |
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
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 |
A.土地、岩石、矿物 |
B.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 |
C.阳光、水、大气 |
D.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养殖场 |
9.

【小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小题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河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河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10.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小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1.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 B.黄淮平原 | C.辽东丘陵 | D.闽浙丘陵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2.
“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小题2】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
【小题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C.提高劳动生产率 |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13.
在上海世博会上,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
【小题2】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居民应该( )
【小题1】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
A.共同性 | B.公平性 | C.持续性 | D.阶段性 |
A.将城市动物园的动物全部放回野生环境,以解决生态破坏问题 |
B.严格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运行,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
C.垃圾分类处理,以实现资源再利用 |
D.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改善城市水质 |
14.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原始社会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小题2】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小题1】原始社会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
A.原始社会时期开始 |
B.农业社会时期开始 |
C.工业社会开始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3.选择题- (共3题)
15.
如下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曲线图。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反比
③E是生活必需品曲线,F是高档耐用品曲线
④E是高档耐用品曲线,F是生活必需品曲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