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资源开考点专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874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和长江水系图。



材料二 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河程长度5400多千米,流域面积有75万平方千米。而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河程长度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有180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 黄河中游建有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上游建有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阅读材料二,比较黄河和长江的河程相差不算太大,而流域面积就相差很大的原因。
(2)黄河中游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简述其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
(3)对比三峡和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作用的异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北部,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 980米,区域内资源丰富。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穿城而过,区域内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能源网络。区域内河湖较多,其中南部的尕海湖为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西部的克鲁克湖面积五十余平方千米,盛产草鱼、鲤鱼、鲫鱼等,湖区有大面积天然芦苇。
材料二 下图为德令哈市位置图。

材料三  德令哈市人均用水量高达3688.7m3 /人(全国平均水平428m3 /人),每万元GDP用水量为2786.79m3(全国平均水平537m3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用水水平为36816 m3 /万元,第二产业为63.8m3 /万元,德令哈总体用水效率较低。
(1)根据德令哈市的环境特点,分析该地可能存在的资源利用方式。
(2)德令哈市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说明德令哈市用水效率的特点,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措施。

2.单选题(共5题)

4.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炭供应全国井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读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比较两幅图可知,关于20世纪90年代该省焦化企业情况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规模小B.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捧放量大,污染点多
C.分散、数量多D.产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小题2】该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最直接措施是(  )
A.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B.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捧放量
C.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D.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产业园区环境治理
5.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3】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 ②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 ④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7.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近二十年,贵州省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国家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2】该省产业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小题3】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
C.原料D.交通
【小题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3.选择题(共1题)

9.

{#blank#}1{#/blank#}条

{#blank#}2{#/blank#}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