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然而养猪场产生的猪粪便因处理不当和管理不善等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周围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说明养猪场猪粪便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提出对猪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克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成水湖,湖区周围以农牧业为主,多草地和农田。湖区降水集中在5-9月,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和草地的栽畜量。图甲和图乙分别示意环青海湖地区草地、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草地和农田的取样点分别在湖区东部和南部,农田作物根深一般0 -20厘米。

(1)说出环青海湖地区草地与农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的差异。
(2)试说明农田表层土壤含水率低于深层土壤的主要原因。
(3)8月初以后,草地和农田土壤含水率回升趋势显著,请推测其主要原因。
(4)说明科研人员研究环青海湖地区草地—农田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要目的。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0一25℃,年降水量要在1 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火山灰土层深犀,河湖较多,自然每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与种植。肯尼亚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3 000米的西南部山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茶叶相比,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产量大,是本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中东及美洲地区。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方式独特,主要采用生产者(茶农)一拍卖行一消费者(食客)的拍卖体系。肯尼亚90%的茶叶都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售卖的,位于蒙巴萨的茶叶拍卖市场是世界三大(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斯里兰卡科伦坡拍卖市场)茶叶拍卖市场之一,为降低茶农销售成本,肯尼亚政府每周都免费为茶农将茶园的茶叶用火车运到蒙巴萨茶叶拍卖市场。肯尼亚茶叶虽然品质优良,但一直没有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下图为肯尼亚等高线地形图(斜线阴影区为茶树种植区)。

(1)说明肯尼亚西南部山区种植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
(2)说明肯尼亚茶叶在国际销售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肯尼亚茶叶品质优良,但一直没有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受干旱气候影响,近年来肯尼亚茶园减产明显,试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古镇内有一批保存完好的明清时的建筑古迹,主要有左忠壮公祠、清真寺、古文楼等,还有一批保存较完好的明清风格的传统民居及会馆,如吴承恩故居、吴鞠通旧居、江宁会馆等。在运河经济时代的中国,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成为都市繁华的典范,并称“淮扬苏杭”,是南船北马的交通中枢。明清时,河下是淮北盐集散地,淮北盐运分司曾设在这里,并有很多盐商在这里业盐。古镇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京杭大运河文物遗存。近年来,为再现古镇明清风貌,发展地方旅游产业,淮安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了河下古镇旅游开发的力度,如今,河下古镇正逐渐成为淮安市及长三角地区的知名旅游景区。下图为淮安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说明河下占镇发展古镇旅游的优势条件及古镇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2.单选题- (共4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低,水温较高②水域较浅,光照较好③风速较小,扩散较慢④海流上升,营养盐浓度高
A.③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气温 | B.降水 | C.径流 | D.风速 |
A.增加渔业资源捕获量 |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 |
C.降低海水表层的风浪 | D.减少赤潮发生的概率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石羊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 B.冰川融水 |
C.湖泊水 | D.积雪融水 |
A.地形 | B.跨流域调水 |
C.大气环流 | D.全球气候变冷 |
城市常住人口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实际居住超过6个月(舍6个月)以上的人口。它是城市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甲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2017年底,甲国总人口达到320万人。下图为2010年和2018年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
【小题1】推测该国家可能是( )
A.英国 | B.印度 | C.印度尼西亚 | D.蒙古国 |
A.a城市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 B.城市人口数量少于农村人口数量 |
C.中小城市人口总数大于大城市人口总数 | D.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速低于农村 |
A.地理位置优越 | B.气候温暖湿润 | C.自然资源开发 | D.交通运输便利 |
灯笼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 ,是喜庆的象征 。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粘纸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 。福建省莆田市的船渡村,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制作竹编灯笼历史的“ 灯笼村” 。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 ,编制的灯笼在当地十分吃香。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 ,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 ,编制灯笼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境地 。下图为灯笼家庭制作图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福建莆田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水陆交通便利 |
C.竹林资源丰富 | D.消费市场广阔 |
A.增加透光性 | B.防风防雨 |
C.防止烫伤手 | D.增加美观度 |
A.材料成本较低 | B.剪断裁弯容易 |
C.不可回收再利用 | D.使用寿命较长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