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84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度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下降到现在的1.6元/kg。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单位面积谷物产量的比较。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
(2)东北平原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双选)___________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贺兰山是我国生态荒漠化治理保护的前沿阵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黄河、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并波及西北、华北及其他地区。经过10多年封山育林,贺兰山已成为一道生态屏障。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任答2项即可)
(3)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4)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如下图),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预计到2015年,示范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 500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某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图示区域每年防洪压力较大的原因,绘制了下面框架图,请帮助他们完成。

(2)国家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是由于本区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条件。
(3)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2.单选题(共15题)

4.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反映出 (    )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小题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
5.
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6.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醇香、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
【小题2】关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7.
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有一定功能
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小题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可能表示城市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D.c可能为农业区
8.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小题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C—A—BB.B—C—AC.B--A--CD.A--B--C
9.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小题2】三类区域中 (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10.
读我国A、B两地某工业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单位:元),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类产业转移的方向及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
A.由A地向B地 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由B地向A地 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由A地向B地 接近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D.由B地向A地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
【小题2】下列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得A地的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B.不利于A地的产业结构调整
C.促进了B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D.短期内可能导致B地大量工人失业
11.

   哈大高铁北起哈尔滨市,南抵大连市,线路纵贯东北三省,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该铁路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木材、煤炭等大宗货物的外运
B.其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低温和永久性冻土
C.沿线多平原,不需要以桥代路,可以降低成本
D.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利于高铁建设
【小题2】哈大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
A.RS、GPSB.GPS、GIS
C.RS、WPSD.RS、GIS
12.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小题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13.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
14.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小题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15.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
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小题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
A.采集和狩猎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16.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东、中、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东部科技水平高 ②中部地区外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交通落后  ④西部地区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①减缓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②继续加强西部生态建设
③加快国家能源基地建设
④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⑤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7.

   某地区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000-3200℃。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

分析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小题2】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
①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    
④防治洪涝灾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8.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小题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D.带动乙地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3.选择题(共2题)

19.某同学选择桃园中正在开发的四朵桃花进行了如下实验:甲花摘除雄蕊,乙花摘除雌蕊,丙花摘除花瓣,丁花摘除萼片。则肯定不会发育成果实的花是(     )
20.某同学选择桃园中正在开发的四朵桃花进行了如下实验:甲花摘除雄蕊,乙花摘除雌蕊,丙花摘除花瓣,丁花摘除萼片。则肯定不会发育成果实的花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