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80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8

1.综合题(共5题)

1.
下图是山西省2010年农业碳排放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山西省农业碳排放的特点。
(2)指出山西省减少农业碳排放的应对措施。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堡若勒斯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前緣中部(如下图所示),在湖的北面由于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形成沙坝,原有的潮汐湿地沉降形成的盐沼演化形成堡若勒斯湖。堡若勒斯湖湖水深度在0.4-2.0m之间,西部由甲运河与尼罗河相连,东部有一条长250m的乙运河连通地中海,湖水盐度东、西部差异大,中部季节变化显著。湖中分布众多岛屿,生物群落丰富多样。


(1)指出堡若勒斯湖东,西部湖水盐度差异及原因,并说明中部湖水盐度季节变化显著的原因。
(2)分析保若勒斯湖生物群落丰富多样的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长约354千米。塞文潮有着英国“钱塘潮”的美名,是世界著名潮水奇观。1966年,塞文河第Ⅰ大桥建成通车;1992年,又采用PPP模式(公私合伙或合营)融资建成第Ⅱ大桥,两座大桥收取过桥费,主要用于完善、运营和维护两座大桥。下图为塞文河流域地形示意图。


(1)判断塞文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
(2)简析塞文河大潮的成因。
(3)简述塞文河第Ⅱ大桥采用融资模式建设以及建成后的意义。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枝花米易县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之说。攀枝花适宜多种水果生长,目前,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其中米易县是全国最大的早熟、优质枇杷基地(枇杷树喜光,喜温,不耐寒,一般秋天或初冬开花,春天结果,初夏成熟),11月下旬即可采摘上市,持续到次年5月上市。下图示意攀枝花附近地区和各区县水果种植分布。

 

(1)推测米易县枇杷品质好、上市早的有利气候条件。
(2)热带及温带水果也能在攀枝花找到种植区,试说明其自然原因。
(3)试为攀枝花水果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5.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早在2008年永定土楼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近年来永定土楼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超过600万人。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永定土楼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下左图为永定田坑土楼群,下右为土楼内部景观。


请指出土楼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应重点防范的灾害(至少写两种)并为促进永定土楼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2.单选题(共11题)

6.

   桌山,又叫“上帝的餐桌”,位于南非开普半岛北部(34°S,18.5°E),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每天只要天气睛朗,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这些云团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植林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

下图示意桌山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开普敦桌山地形形成的主要过程是( )
A.物理风化-地壳沉降-冰川侵蚀B.扩张断裂-地壳沉降-化学风化
C.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压紧固结-地壳上升
【小题2】在晴朗的天气,环绕在桌山顶上的大片云团的形成原因是( )
A.对流运动B.地形抬升C.锋面抬升D.辐合上升
【小题3】桌山顶部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其景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热量B.水分、土壤C.岩石、地质D.降水、蒸发
7.

   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波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平早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
A.天山山地B.塔里木盆地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
【小题2】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
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风速大小D.降水多少
8.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读下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北部
【小题2】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人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
A.盛行西风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D.东北信风
9.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西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北部
【小题2】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③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④北方山地阻挡, 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西南季风D.东北季风
10.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体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图为1961-2012年天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冰川退缩速率和不同面积冰川退缩速率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61年-2012年天山冰川变化的特点是( )
A.气温越高冰川退缩的速率越小
B.海拔3000m以下冰川退缩速率最小
C.冰川的退缩速率与面积呈负相关
D.小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最不敏感
【小题2】从天山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机制图(下图)可知,若山区气温上升( )
A.固态水体积累大于消融B.天山水储量明显增加
C.地表反射率会明显减少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11.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草灌结合C.灌木D.乔木
【小题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  ②削减径流峰值 ③减少泥沙含量  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小题3】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坡度大小B.地形类型
C.土壤类型D.气候变化
12.

   杭州市常住人口在2010年末达870万,到2018年末增加至980.6万。下表为2011-2018年杭州人口净增长数量(Q)简表。

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年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Q/万人
3.76
6.4
4.2
4.8
12.6
17
28
33.8
 
【小题1】从2010年至今,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 )
A.逼近了人口容量的警戒线B.加剧了当地城市化发展压力
C.延缓了当地人口老龄化程度D.引发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
【小题2】杭州净增人口在2015年后发生明显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经济B.人才政策C.开放二孩政策D.文化教育
13.

   近年来,黑龙江双鸭山农场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远赴莫桑比克承包当地的沼泽地,发展水稻种植。下图示意莫桑比克局部区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的水稻种植走向莫桑比克,凭借的优势主要是
A.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B.高水平水稻种植技术
C.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D.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小题2】与我国黑龙江地区相比,莫桑比克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雨热同期B.灌溉水源充足C.土壤肥力较高D.热量更充足
【小题3】我国农业技术人员在莫桑比克种植水稻,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①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解决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④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④③
14.

   丹麦小镇卡伦堡过去40年来创造出来的产业共生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也是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真实体现。下图为卡伦堡的位置及其生态工业园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可知,卡伦堡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有深水不冻港,海运交通便利B.小镇人口稀少,就业压力小
C.终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D.距离首都近,消费市场广阔
【小题2】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A.以煤炭资源为基础B.是仅有第二产业的循环系统
C.对水资源需求量小D.是废弃物资源化交易的系统
15.

   三杨庄遗址(下图)位于河南省三杨庄村古黄河滩地,遗址内发现的农田高低起伏,垄台和垄沟相间分布,以南北走向居多。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农田耕作提供了资料,研究者推测,农田遗址采用了下图所示的耕作方式,即春季播种于垄沟,夏季幼苗长大,培土之后,就变成垄台耕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杨庄遗址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 )
A.气候干旱B.植被覆盖C.地形遮挡D.淤沙深埋
【小题2】田垄呈南北走向最有利于( )
A.减缓风速,避免水分蒸发B.促进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
C.引导水汽,增加土壤含水量D.抵御洪水,预防严重涝情
【小题3】图中所示种植方式的主要作用有( )
①保持土地肥力
②减轻春季时旱情
③延长生长周期
④减小昼夜温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

   香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干鲜香菇在中国菜中广泛使用。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随州三里岗是人工栽培香菇源地之一,早期菇民选择某些阔叶树的倒木利用刀痕栽培香菇,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香菇栽培系统。目前,当地形成了栽培、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一整条香菇产业链,是我国最大的香菇栽培基地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里岗菇民采伐菇木林时通常采用“伐大留小”的异龄林择伐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
A.扩大香菇栽培规模和产量B.利于菇木林的可持续利用
C.促进林下土壤肥力的恢复D.改善香菇栽培场地的光照
【小题2】促进三里岗香菇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有( )
①提高加工技术层次,发展精深加工
②积极开拓市场,完善流通体系
③加大科研力度,提高菇农栽培技术
④大规模栽种栎树等菇木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⑧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