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三十一)选修-旅游、自然灾害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776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

1.综合题(共13题)

1.
(10分)自然灾害防治
2014年1月,暴风雪席卷美国中西部到东北部大部地区,并带来强风、暴雪和剧烈降温天气,影响范围波及22个州l亿居民,当地媒体将其称为60年以来最为强烈的风暴。
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相应做的准备工作。
2.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节既是我国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海南岛一年中旅游最主要的旺季。2013年春节期间,由于北方气温持续偏低,到海南旅游的游客量创新高。
材料二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屿及其海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在海岸景观、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溶洞、温泉、古迹名胜、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

(1)依据材料一,归纳旅游活动具有的明显特点。
(2)海南省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依据材料分析说明其理由。
3.
(10分)旅游地理
油菜花在中国的分布面积非常广,油菜花开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青海省海北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均为我国著名的油菜花观赏胜地。
(1)花海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门源花海旅游的最佳观赏季节是什么时候?花海旅游的季节性特点会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6分)
(2)门源和婺源均为乡村旅游胜地,与门源相比,婺源具有什么突出的优势?(4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5日,国庆长假过半,贵州旅游多地出现井喷现象,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于住宿吃紧,5日已紧急协调了2000多个学生宿舍的床位及免费帐篷供游客居住,并通过劝返、分流游客15万人等方式缓解景区接待压力。2017年10月2日邻省四川九寨沟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事实上,除了九寨沟,此次黄金周在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著名旅游景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接待人数超载问题。
材料二据贵州荔波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姚先生介绍,2016年10月“十一”期间,景区内的垃圾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游客丢弃的卫生纸、塑料袋和矿泉水瓶随处可见。景区内的卧龙潭、龟背山、水上森林等人流较多的景点,都是垃圾污染的“重灾区”。   
(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垃圾污染”、“九寨沟滞留事件”等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2)为避免类似上述事件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6.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山旅游景观有:“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变化。
材料二 黄山冬雪雾凇图

(1)据材料一说明欣赏该旅游资源最主要的要领并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
(2)当地部门在黄山旅游线路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试对这一工程的结果作出评价。
7.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以“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喝农家酒,饮农家茶,住农家房,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正日益受到城市旅游人士的欢迎和认同。
材料二浙江临安的农家乐,主要集中在三大块地方:天目山、神龙川和太湖源。围绕着天目山,有天目、西游、九狮、武山、门口、东关等6个村庄,开办了230多家农家乐。

(1)简述该地区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条件。
(2)简述该地区在发展农家乐时为保护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8.

   读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该同学韶山一日游设计一条便捷的景区旅游线路(要求参观完图中所有景区,不走重复路线)。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夏季到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9.
【自然灾害与防治】图甲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乙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10.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物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物灾害没有销声匿迹,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期间111次蝗灾发生的大致月份统计图。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我国虫神庙的主要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蝗灾发生的主要季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要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及治理措施。
11.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9月16日9时40分左右,今年第15号台风“海鸥”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岸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3级(40米/秒),随着“海鸥”的到来,广东南部到海南岛一带的降雨将率先开始增强,随着“海鸥”的西行,广东南部强降雨区域继续向西移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北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为什么台风“海鸥”登陆后,强度会减弱,降水量反而增加?
12.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盆地洪灾多发区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部分灾害频次统计资料。

(1)说出塔里木盆地洪灾的时空分布特点。
(2)分析塔里木盆地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13.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9月6日以来,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陕西关中、陕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达300多毫米,引发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下图为四川省简图。

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容易出现暴雨、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及两地发生洪涝灾害后灾情大小的差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