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物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物灾害没有销声匿迹,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期间111次蝗灾发生的大致月份统计图。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我国虫神庙的主要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蝗灾发生的主要季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要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及治理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2-29 08:2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说出武汉和开封发生旱灾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原因。
同类题2
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 )
A.寒潮频频南下
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
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
同类题3
(自然灾害) 材料一 尽管已是“立秋”节气,但8月11日起,我国中东部再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仅气温高,湿度还大,体感闷热难耐,犹如集体“蒸桑拿”。监测显示,截至昨天14时,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西南东部、江南大部等地的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
材料二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2016年8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温肆虐,闷热难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4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图为“中国泥石流、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
描述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基本特点。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公路段(甲-乙)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问题。
指出夏季途经该路段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原因。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