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MN表示的是 。
(2)下列一〇一中学的特色活动,与图中a、b、c、d四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秋赏月—a B. 高考假期研学科考—b
C. 一二九合唱比赛—c D. 诞旦杯—d
(3)阅读我校校友为母校写的生日贺词。我的一〇一,转眼间,你已经71岁了。
……
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昼夜平分,地球上再无极夜。
万物回春,你的十里桃林也早已盛开。
是时候回家了。
我校的校庆日是 (选择填空),此日后三个月,校园日落时间越来越 ,校内日晷晷针的影长越来越 。
A. 2月4日 B. 3月20日 C. 9月1日 D. 9月23日
(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在一〇一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是( )
A. 阶梯教室旁的槭树变黄 B. 操场边的海棠结果
C. 下沉广场旁的杏花盛开 D. 少年湖的湖水结冰

(1)在图中,MN表示的是 。
(2)下列一〇一中学的特色活动,与图中a、b、c、d四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秋赏月—a B. 高考假期研学科考—b
C. 一二九合唱比赛—c D. 诞旦杯—d
(3)阅读我校校友为母校写的生日贺词。我的一〇一,转眼间,你已经71岁了。
……
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昼夜平分,地球上再无极夜。
万物回春,你的十里桃林也早已盛开。
是时候回家了。
我校的校庆日是 (选择填空),此日后三个月,校园日落时间越来越 ,校内日晷晷针的影长越来越 。
A. 2月4日 B. 3月20日 C. 9月1日 D. 9月23日
(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在一〇一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是( )
A. 阶梯教室旁的槭树变黄 B. 操场边的海棠结果
C. 下沉广场旁的杏花盛开 D. 少年湖的湖水结冰
2.
读 “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辐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
(3)运用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辐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
(3)运用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3.
读“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和罗马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带,其控制下的大气干湿状况是 ;B风带的名称是 带。
(2)罗马夏季受 带控制(填字母),冬季受 带控制(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 。
(3)伦敦常年受D风带控制,盛行风向为 风,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气候相比,伦敦 (选择填空)。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带,其控制下的大气干湿状况是 ;B风带的名称是 带。
(2)罗马夏季受 带控制(填字母),冬季受 带控制(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 。
(3)伦敦常年受D风带控制,盛行风向为 风,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气候相比,伦敦 (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 B.夏季气温高 |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 D.冬季气候湿润 |
4.
读“某地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其中可以塑造地表形态的环节是 (填写序号);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2)乙处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戊处的地形是 ,甲处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
(3)比较丙、丁两处地貌的差异,完成下面表格。


(1)由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其中可以塑造地表形态的环节是 (填写序号);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2)乙处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戊处的地形是 ,甲处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
(3)比较丙、丁两处地貌的差异,完成下面表格。

A.扇形堆积物 | B.三角形 | C.河流有叉道 | D.上窄下宽 |
2.单选题- (共34题)
5.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小题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措包括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人口外迁 ③房屋加固
④组建志愿者队伍 ⑤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小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沙尘暴 |
B.洪涝 |
C.旱灾 |
D.寒潮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人口外迁 ③房屋加固
④组建志愿者队伍 ⑤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②③④ | B.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6.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南海域海水升温。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是
A.向太平洋东南海域的大气输送较多热量 |
B.使太平洋东南海域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
C.使澳大利亚降水异常增多 |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减少 |
8.
读 “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气压带是
【小题2】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小题3】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小题1】图中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极地高气压带 |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 B.全年高温少雨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D.全年温和湿润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10.
2017年10月19日,位于夏威夷的泛星巡天望远镜发现一颗长约400米,宽约40米的固态小天体冲进太阳系,成为太阳系的首位星际访客。国际天文联合会将该小天体命名为1I/2017 U1,中文译名“奥陌陌”,意为“远方的信使”。据材料推断,“奥陌陌”
A.是一颗自然天体 | B.可能是一颗恒星 |
C.可能来自地月系 | D.成为了太阳系的一员 |
11.
1971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 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140 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 中有踆乌”的记载。
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小题1】今天看来,日中“踆乌”其实是( )
【小题2】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小题1】今天看来,日中“踆乌”其实是( )
A.耀斑 | B.黑子 | C.日珥 | D.太阳风 |
A.提供光热资源 | 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
C.破坏地磁场,引发“磁暴” | 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 |
1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能反映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从立春到立夏

【小题1】图中
A.春分—全球昼夜平分 |
B.夏至—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C.秋分—黄赤交角为0° |
D.冬至—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B.非洲草原逐渐葱郁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北京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
14.
2017年12月1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读图,我国部分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卫星发射依次穿过
【小题2】图中,文昌比西昌

【小题1】卫星发射依次穿过
A.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
C.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D.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
A.自转线速度大 | B.自转角速度大 |
C.日出时间晚 | D.白昼时间短 |
16.
2017年11月25日17点30分,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八区)阿贡火山猛烈喷发,大量灰黑色火山灰喷发到1500米高空,之后火山灰上升至4000米并伴随岩浆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阿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小题2】阿贡火山喷发时,伦敦(零时区)正值
【小题3】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小题4】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小题5】应对火山喷发,印度尼西亚政府可以
①发布火山喷发预警 ②临时关闭附近机场
③紧急疏散周边人员 ④开挖渠道,疏导岩浆
【小题6】火山喷发后,岩浆流冷却凝固可能形成

【小题1】阿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A.地壳 | B.岩石圈 | C.软流层 | D.地核 |
A.午夜 | B.上午 | C.下午 | D.傍晚 |
A.①增加 | B.②减少 |
C.③增加 | D.④减少 |
A.板块交界处 | B.板块内部 |
C.海陆交界处 | D.海洋内部 |
①发布火山喷发预警 ②临时关闭附近机场
③紧急疏散周边人员 ④开挖渠道,疏导岩浆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岩浆 |
17.
读“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小题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于说明

【小题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34℃ | B.23℃ | C.8℃ | D.17℃ |
A.城市热岛效应 | B.海陆间水循环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暖流增温增湿 |
2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的是
【小题2】图中③气候

【小题1】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的是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位于南半球 |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C.是热带季风气候 | D.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
22.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GH代表地球表面,则
【小题2】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GH代表地球表面,则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GH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H处气压比G处高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G处多晴天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水汽输送 |
C.环节③是植物蒸腾 | D.环节④的地表径流 |
23.
读 “我国部分地区10月20日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北京
【小题2】即将影响到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3】与A地相比,B地
【小题4】天气系统C

【小题1】此时,北京
A.阴雨连绵 | B.天气晴朗 |
C.大风降温 | D.骄阳似火 |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暖锋 |
A.气压高 | B.风力大 |
C.气温低 | D.降水少 |
A.发源于温带海区 |
B.中心气压为很高 |
C.常出现在春夏季 |
D.带来狂风和暴雨 |
25.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951年9月北京一〇一中迁到圆明园,师生共挖水井,汩汩清泉喷涌而出。1955年以后,我校饮用水源先后增加了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水。2014年4月,学校建成1008米深水井。2017年10月学校开始使用南水北调水,同时停用校内水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校使用的饮用水源包括
①地表水 ②海洋水 ③地下水 ④土壤水
【小题2】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小题3】南水北调工程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小题4】南水北调工程可以
【小题1】我校使用的饮用水源包括
①地表水 ②海洋水 ③地下水 ④土壤水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A.水污染现象严重 | B.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
C.地下水位下降明显 | D.水资源更新速度减慢 |
A.大气降水 | B.径流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A.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 B.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
C.更新了陆地淡水资源 | D.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平衡 |
26.
16世纪开始,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工业品到非洲。从非洲将黑奴贩卖到美洲,再经大西洋将美洲的农矿产品运回欧洲。航线如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他们在“归程”中横渡大西洋时,利用的洋流是
【小题2】图中船只出程所借助的洋流

【小题1】他们在“归程”中横渡大西洋时,利用的洋流是
A.北赤道暖流 |
B.西风漂流 |
C.北大西洋暖流 |
D.加那利寒流 |
A.位于大西洋西岸 |
B.自南向北流 |
C.给沿岸降温减湿 |
D.附近形成渔场 |
27.
为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2016年北京被确立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中,下雨时吸水、蓄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 B.大气降水 | C.植物蒸腾 | D.下渗 |
29.
李白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该诗句描述的景观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外力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①地垒 ②地堑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⑤风力侵蚀 ⑥风力沉积
①地垒 ②地堑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⑤风力侵蚀 ⑥风力沉积
A.①⑤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⑥ |
30.
读甲、乙山地素描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山素描图 乙山素描图
【小题1】【小题2】关于两座山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4】下列山地与乙山成因相同的是


甲山素描图 乙山素描图
【小题1】【小题2】关于两座山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山岩层向上弯曲,属于断块山 | B.甲山山体成锥状,是火山 |
C.乙山高而陡峭,以险峻著称 | D.乙山植被稀少,极易风化 |
A.富士山 | B.泰山 | C.喜马拉雅山 | D.香山 |
31.
我校建校之初,辗转于华北地区。这段历史被镌刻在“光辉历程“纪念石上。该石为花岗岩。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光辉历程”纪念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小题2】“光辉历程”纪念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小题3】下列关于“光辉历程”纪念石叙述正确的是


“光辉历程”纪念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冷却凝固 | B.②——变质作用 |
C.③——重熔再生 | D.④——沉积作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体积大,不易被风力搬运 | B.不易被风化,作为纪念石 |
C.随风速减缓,沉积于此 | D.颜色鲜艳,与日晷搭配互补 |
32.
读图,我国某地地貌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地貌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岸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地貌
A.奇峰林立,崎岖不平 | B.山高谷深,V形谷发育 |
C.流水沉积而成 | D.风力侵蚀而成 |
A.甲——凸岸——侵蚀 | B.甲——凹岸——沉积 |
C.乙——凸岸——沉积 | D.乙——凹岸——侵蚀 |
35.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通车。该高铁全线有桥梁48座,隧道34座,桥隧占全线总里程长高达92.1%,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读 “西成高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西成高铁桥隧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增加沿线观赏风景 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③沿线穿越多条河流 ④海拔高,增加里程
【小题2】与同等级高铁线相比,西成高铁

【小题1】西成高铁桥隧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增加沿线观赏风景 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③沿线穿越多条河流 ④海拔高,增加里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A.建设成本低 | B.施工难度大 |
C.运行速度快 | D.中途设站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