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76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0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12分)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        。(2分)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3分)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4分)
(4)分析P城市形成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 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澙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 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3)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3.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试从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方面说明甲河在图示河段突出的水系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乙河历史上多发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共29题)

4.
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A.人工降雨,挖井筑渠B.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C.推广良种,增施化肥D.多修建水利工程
5.
读下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K、L、N、M 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A.山西省(晋)、青海(青)、广西(桂)、湖北(湘)B.山西省(晋)、西藏(藏)、贵州(黔)、湖北(鄂)
C.山西省(晋)、西藏(藏)、安徽(豫)、湖北(鄂)D.山西省(晋)、新疆(新)、贵州(贵)、湖北(鄂)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脉①是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B.山脉②是昆仑山脉
C.山脉③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是四川盆地
D.图中四个省区中,有三个省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6.
我国下列地理事物,以秦岭为分界线的是
A.森林与草原B.水田与旱地
C.春小麦与冬小麦D.种植业与畜牧业
7.
读下图,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川西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吐鲁番盆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8.
山脉往往是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如下图所在地形区,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A.B.
C.D.
9.
下面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河流长度、入海量看,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B.黄河在长度上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长河
C.黄河下游“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因此治黄之本是加固黄河大堤
D.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不丰富,因此不能在这里进行梯级开发
10.
下列各组国家,均与云南省毗邻的是  (    )
A.越南、老挝、柬埔寨B.越南、缅甸、巴基斯坦
C.越南、泰国、缅甸D.越南、老挝、缅甸
11.
与黄海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辽、鲁、沪B.辽、鲁、苏C.辽、冀、津D.吉、辽、苏
12.
省级行政中心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政治中心,据此回答。位于黄河流域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
A.西宁B.南昌C.成都D.沈阳
13.
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B.宁夏回族自治区C.甘肃省D.青海省
14.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的内陆国有(  )
A.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B.蒙古 、哈萨克斯坦、阿富汗
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D.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
15.
下列各省区相互为邻的是( )
A.秦、晋、鲁B.新、青、宁
C.湘、赣、桂D.皖、鄂、赣
16.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小题2】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上述四条河流中,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是(  )
A.闽江B.海河C.黑龙江D.伊犁河
【小题4】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17.
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B.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
C.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D.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18.
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
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C.下游的一部分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19.
读图回答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20.
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
2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2.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小题2】该河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
23.
下列河流,按自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
①澜沧江②金沙江③雅鲁藏布江④怒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24.
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判断13~15题。

【小题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
【小题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
【小题3】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B.秦岭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
25.
关于我国内流河和内流区说法,正确的是(  )
A.新疆深居内陆,都属于内流区
B.东部季风区都属于外流区
C.内流河的水源补给多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内流河源于高山,水能急,富水能资源
26.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和后5位的省级行政区及人口数表格(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3位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A.粤、鲁、豫B.藏、青、宁
C.津、琼、宁D.川、豫、鲁
【小题2】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B.都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西北部
C.多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东南部D.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27.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  ⑥盐碱化  ⑦缺水  ⑧低温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⑥⑦ C. ③④⑤⑦ D. ②③④⑧
【小题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 水稻、油菜、茶叶 B. 春小麦、亚麻、甜菜
C. 棉花、玉米、甘蔗 D. 冬小麦、棉花、花生
28.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的原因是( )
A.夏季炎热B.平原面积广大C.病虫害少D.夏季降水多
29.
下列关于各地降水的差异,正确的是( )
A.青海省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大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30.
读图,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下列对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B.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31.
2016年5月19日以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市、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滑坡等灾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些受灾省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2】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C.地形复杂多样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
32.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3.选择题(共6题)

3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34.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35.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36.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3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净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帝保佑吾王,祝他万寿无疆。神佑吾王,常胜利,沭荣光……”

——引自《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公开演唱,后为英国国歌)

材料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引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