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中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多少:
(2)影响L1、L2处积温数值等值线闭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台湾等值线数值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析图中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多少:
(2)影响L1、L2处积温数值等值线闭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台湾等值线数值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回答问题。

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报道,最新的遥感监测发现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在持续增加。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遥感监测与评估中心9月19日卫星资料监测,青海湖的水域面积为4285.06平方千米,比7月份又增大了10.99平方千米,面积增大最明显的是在青海湖南岸地区。
材料二宋燕兵是一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探部的空中仪器操作员,他从事的是一份全国不足50人从事的工作。据他介绍,航空物探就是把航空电磁仪等专门探测仪器安装在飞机上,从空中向地表不断发射信号,再接收返回信号,测量地球磁场、电磁场等物理场的变化,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矿藏分布,能在高寒地区、陡峭山区、原始森林和沼泽湖泊等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地质调查。他形象地说航空物探就是给地球做CT。
(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体现了遥感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2)由材料二可知,航空物探按辐射源分类应是________遥感,其中飞机是系统中的________,电磁仪是系统中的________。
(3)两段材料显示出遥感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试推测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材料一新华社报道,最新的遥感监测发现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在持续增加。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遥感监测与评估中心9月19日卫星资料监测,青海湖的水域面积为4285.06平方千米,比7月份又增大了10.99平方千米,面积增大最明显的是在青海湖南岸地区。
材料二宋燕兵是一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探部的空中仪器操作员,他从事的是一份全国不足50人从事的工作。据他介绍,航空物探就是把航空电磁仪等专门探测仪器安装在飞机上,从空中向地表不断发射信号,再接收返回信号,测量地球磁场、电磁场等物理场的变化,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矿藏分布,能在高寒地区、陡峭山区、原始森林和沼泽湖泊等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地质调查。他形象地说航空物探就是给地球做CT。
(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体现了遥感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2)由材料二可知,航空物探按辐射源分类应是________遥感,其中飞机是系统中的________,电磁仪是系统中的________。
(3)两段材料显示出遥感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试推测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8题)
5.
2017年10月13日是第28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为“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据此回答:
减灾防灾正确的个人行为是( )
①增强减灾防灾意识②抢救财产优先③保持健康的心态④实施减灾工程
减灾防灾正确的个人行为是( )
①增强减灾防灾意识②抢救财产优先③保持健康的心态④实施减灾工程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6.
下图为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 )


A.arctan0.1 | B.arctan0.2 | C.arctan0.3 | D.arctan0.35 |
7.
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海域成功解救了被浮冰所困的俄罗斯考察船后,回撤时自身也被海冰围困。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雪龙号被困后,对其周边海冰进行实时监控,主要技术手段是( )
【小题2】南极大陆沿岸浮冰移动方向通常是向( )
【小题3】1月7日,雪龙号利用了一个短暂的气象有利时机成功脱困,这期间雪龙号所在海域刮( )

【小题1】雪龙号被困后,对其周边海冰进行实时监控,主要技术手段是( )
A.数字地球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卫星遥感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11.
下列遥感分类属于同一种分类方法的是( )。
A.近地遥感、主动式遥感、海洋遥感 | B.大气遥感、可见光遥感、被动式遥感 |
C.农业遥感、环境遥感、地质遥感 | D.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航空遥感 |
13.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谱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与防灾减灾。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检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长绿树 ④检测草场退化情况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检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长绿树 ④检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14.
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读下图,回答:
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

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
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
15.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 )
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②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③获取信息量大④探测范围大,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②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③获取信息量大④探测范围大,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
关于遥感技术在地理区域研究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辨各种地物的颜色,以便绘图 |
B.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有用的图像和数字 |
C.大范围、实时地反映地物的状态和变化 |
D.广泛、大信息量地为社会经济提供物质服务 |
17.
在卫星图像上可以判读水系的形态特征。水系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树枝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锐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岩性均一、基岩较软的地区(如砂岩、页岩、黄土及海岸平原沉积岩发育的地区)。格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直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垂直交叉的断裂、裂隙发育的沉积岩地区。
读图及材料,回答:
关于上述判读卫星遥感影像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读图及材料,回答:
关于上述判读卫星遥感影像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读水系形态只能利用间接解译标志 |
B.根据水系形成推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是利用间接解译标志 |
C.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拍摄的卫星影像其水系形态完全相同 |
D.河流和道路在卫星影像图上都是线状,无法应用直接解译标志加以判别 |
18.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下图是卫星运行状态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十九号”的应用领域的是
【小题2】对“遥感卫星十九号”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小题1】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十九号”的应用领域的是
A.国土资源普查 | B.防灾减灾 |
C.城市规划和管理 | D.农作物估产 |
A.太阳辐射 | B.太阳活动 |
C.太空垃圾 | D.大气运动 |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 )。
A.应用遥感技术 | B.人工监测 | C.水上快艇监测 | D.飞机自测 |
20.
下列有关遥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原理是地球上的物体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相同的 |
B.光学仪器属于遥感系统中的信息接收和处理仪器 |
C.遥感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接受与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几个环节 |
D.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但受地面条件限制大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