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
材料二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简图。

(1)青藏高原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有哪些?试说出其丰富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种)
(2)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且蒸发总量有上升趋势。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沿河两岸胡杨林面积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材料三 下两幅图分别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2) 196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A、B曲线分别代表阿拉干和英苏,代表英苏的曲线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3) 近年来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是_______。
(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大西海子水库的建设给塔里木河下游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_______。

(1)图中A自然带主要分布于______(纬线名称)两侧,C自然带被______(纬线名称)穿过。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______; | B.______; | C.______; | D.______。 |
(4)图中E处自然带的类型与A处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5)图中非洲一条河流在其入海口处形成的甲地貌类型为__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面
②在高层建筑内,应迅速乘电梯撤离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桥梁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我国某地以降雪期长、降雪量大、积雪深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雪乡”。由于冷暖气流常在此地相遇,每年IO月至次年5月地面均有积雪,形成著名的“雪盆”。下图示意该地所在区域地形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雪乡最可能位于图中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12月 | B.1月 | C.3月 | D.5月 |
A.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冷空气到达时间早 |
B.受地形影响,空气湿度较大 |
C.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更容易形成降雪 |
D.海拔较高,有利于水汽凝结 |

【小题1】拍摄者位于树的 ( )
A.东侧 | B.西侧 | C.南侧 | D.北侧 |
A.5:00 | B.9:30 | C.16:30 | D.19:00 |
据中国天文科普网报道:2018 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将会减少,地球可能进入温度较低的“小冰期”。读“太阳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耀斑——②层——能量急剧释放 | B.黑子——①层——温度相对较低 |
C.太阳风——③层——温度相对较低 | D.耀斑——③层——能量急剧释放 |
A.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 |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
C.有线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 |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全球气候变冷 ②全球气候变暖 ③冰川融化加剧 ④冰川面积扩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可以大面积种植亚热带作物 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③高山针叶林带上限位置升高 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 )
A.贵阳 | B.重庆 | C.呼和浩特 | D.杭州 |
A.哈尔滨 | B.拉萨 | C.乌鲁木齐 | D.海口 |
A.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 B.该行星质量适中 |
C.该行星公转周期适中 | D.该行星存在大气层 |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 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 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下图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A.1月初 | B.4月初 | C.7月初 | D.10月初 |
A.冷锋 | B.暖锋 | C.反气旋 | D.气旋 |
A.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 B.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
C.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 D.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

【小题1】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②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只有乙
③气候成因相同的是甲和丙 ④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某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春季降水量偏少 | B.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 |
C.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 |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
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
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
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

①支流多,降水集中②干流由北向南流,易形成凌汛
③下游水流速度慢,易形成洪涝灾害 ④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抬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图中洋流④的主要推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 B.东南信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分布着由红色砂岩、砾岩形成的色彩斑斓的地貌景观(下左图)。下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岩石类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化、侵蚀 |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化、侵蚀—固结成岩 |
C.岩浆侵入—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
D.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
和田玉古名昆仓玉,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替而形成的玉矿。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经自然地质作用破碎而发生移动。磨圆程度好的成为籽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岩石与和田玉成因最类似的是
A.大理岩 | B.板岩 | C.玄武岩 | D.砂岩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阆中城区所在地的描述,及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两者组合正确的是( )
A.河岸坡度大 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区域 |
B.土层深厚,颗粒大 丙地为重工业区 |
C.地下水埋藏较深 古城区布局是受行政规划影响 |
D.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乙地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
A.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
B.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
C.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冬季气候相对温暖 |
D.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

【小题1】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③①② | D.③②① |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
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
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

【小题1】图中甲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 B.常绿阔叶林带 | C.落叶阔叶林带 | D.常绿硬叶林带 |
A.南坡处于阳坡和迎风坡,雪线低 | B.南坡处于阴坡和背风坡,雪线高 |
C.北坡处于阳坡和背风坡,雪线高 | D.北坡处于阴坡和迎风坡,雪线低 |
阿拉斯加是世界著名的寒冷区,其海岸线分布有近40 m厚的海冰,这些海冰对座落于北部海岸的村庄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近年来,在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北部洼地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大量“醉树”被淹死。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海冰成为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村庄生命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提供主要水源 | B.提供渔业空间 |
C.阻挡海风入侵 | D.阻挡海水入侵 |
A.迎风坡向,降水较多 | B.暖流经过,降水增加 |
C.距海较近,海浪侵蚀 | D.气候变暖,冻土消融 |
A.扩大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 | B.促进海陆之间的物质循环 |
C.增加原住居民的燃料来源 | D.改善当地居民的农业结构 |

【小题1】甲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被破坏 | B.全球气候变暖 | C.酸雨 | D.水旱灾害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