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地区旱灾最严重,江淮地区的旱灾多发生在 季。
(2)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其有益的方面是 。
(3)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 地区,影响范围广,除 、滇南、台湾、海南几乎不受影响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受其影响。
(4)从图乙中可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多发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1)我国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地区旱灾最严重,江淮地区的旱灾多发生在 季。
(2)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其有益的方面是 。
(3)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 地区,影响范围广,除 、滇南、台湾、海南几乎不受影响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受其影响。
(4)从图乙中可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多发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2.
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_,C__,D__。
(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____。
(3)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和____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星。(填文字)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______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_____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________c.水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_______d.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_,C__,D__。
(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____。
(3)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和____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星。(填文字)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______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_____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________c.水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_______d.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3.
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 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
(3)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 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 B.4时~当日14时 |
C.16时~次日8时 | D.6时~当日18时 |
2.单选题- (共13题)
4.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小题2】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小题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寒潮 | B.旱灾 | C.台风 | D.洪涝 |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
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
C.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 |
D.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
5.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小题2】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A.生物 | B.气候 | C.地形 | D.成土母质 |
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
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壳逐渐加厚 |
7.

【小题1】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小题2】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 |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 |
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 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 |
A.阳坡 缓坡 | B.阳坡 陡坡 |
C.阴坡 陡坡 | D.阴坡 缓坡 |
8.
下图是不同纬度和地点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可知( )
【小题2】太阳活动( )

【小题1】根据图示,可知( )
A.太阳黑子活动呈现周期性变化,周期大约15年 |
B.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C.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
D.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A.黑子和耀斑是主要标志 | B.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 |
C.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 D.与旱涝灾害没有关系 |
9.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我国青藏高原某地某日发生较强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小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陆地上的平均厚度大约17千米 | B.②是软流层 |
C.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 D.①层和②层都属于岩石圈 |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
10.
下图为“北京时间 2018 年春分日 8 时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城市中,风力最强的是( )
【小题2】此时,拉萨的风向是( )

【小题1】图中城市中,风力最强的是( )
A.拉萨 | B.西安 | C.呼和浩特 | D.乌鲁木齐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11.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小题2】藏袍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出当地( )
【小题3】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最明显的变化是( )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A.①过多 | B.②过强 |
C.③过多 | D.④过强 |
A.①弱、③强 | B.①弱、④强 |
C.②强、③弱 | D.②强、④弱 |
A.①减弱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增强 |
12.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图中洋流是( )


A.白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 B.白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
C.白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 D.白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
13.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小题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小题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 B.岩石裸露 |
C.河流、沟谷众多 | D.降水集中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海拔较高 | B.土层浅薄 | C.光照不足 | D.水源缺乏 |
14.
下图示意某河流地貌形成演化中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地貌演化时段的先后顺序为( )
【小题2】野外考察发现P处沉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1】该河流地貌演化时段的先后顺序为( )
A.abcd | B.badc | C.cdab | D.dacb |
A.堆积作用强烈 | B.侵蚀作用强烈 |
C.山洪暴发频繁 | D.河流改道频繁 |
15.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 )
【小题2】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 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小题1】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 )
A.九省通衢 地上悬河 | B.洞庭湖畔 赤壁战场 |
C.鱼米之乡 九曲回肠 | D.黄金水道 险滩密布 |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 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 |
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 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⑤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