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有一颗质量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正在围绕地球匀速转动,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 关于这颗同步卫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B.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C.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
D.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
2.
木板固定在墙角处,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上开有一个孔洞,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软绳置于木板上,其上端刚好进入孔洞,用细线将质量为m的物块与软绳连接,如图所示。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带动软绳运动,当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木板(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时,物块的速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接有四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变压器初级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电压是电源电压的2倍
B. 流过R1的电流是副线圈上电流的2倍
C. R1上的电功率是R2上电功率的2倍
D. R1上的电功率是R2上电功率的9倍

A. 副线圈电压是电源电压的2倍
B. 流过R1的电流是副线圈上电流的2倍
C. R1上的电功率是R2上电功率的2倍
D. R1上的电功率是R2上电功率的9倍
2.多选题- (共4题)
4.
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B,质量为M。物体A质量为m,弹簧对物体A施加一个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力,调整A在B上的位置,A始终能和B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
B.弹簧弹力越大,A、B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0时,弹簧弹力为![]() |
D.弹簧弹力为![]() ![]() |
5.
有一堵砖墙(截面图如图所示),墙上开有一矩形孔洞ABCD,可看作质点的小球从P点以4 m/s的水平速度向左抛出,P点到孔洞上沿A的竖直距离为0.2 m,P点到孔洞下沿B的竖直距离为0.8 m,若小球能够穿过该孔,砖墙的厚度(A、D距离)可能的值为(g取9.8 m/s2)( )


A.0.6 m | B.0.8 m |
C.1.0 m | D.1.2 m |
6.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之间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bc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t=0时对金属棒bc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金属棒bc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R的感应电荷量q随t2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金属棒bc的加速度a、通过金属棒bc的电流I、金属棒bc受到的外力F、穿过回路cbPMc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绝缘地面上A点,A点正上方离其高度为h处的B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可以看作点电荷),当小球向下运动到离A点
h的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点电荷周围各点的电势φ=
(r是各点与点电荷的距离)。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B和C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BC=-![]() |
B.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 |
C.小球的最大速度为vm=![]() |
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vm=![]() |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绝缘直杆长为L=2m,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一端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2.0×10-5C的点电荷,中间有孔的两个滑块A、B(可看作质点)套在绝缘杆上,两滑块与绝缘杆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滑块B所带电荷量为q=+4.0×10-5C,滑块A不带电,A、B之间绝缘,A、B的质量分别为0.80kg、0.64 kg。开始时两滑块靠在一起保持静止状态,且此时A、B与直杆间恰无摩擦力作用。为使A沿直杆始终做加速度为a=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给A施加一沿直杆向上的力F,当A向上滑动0.2m后,力F的大小不再发生变化。A运动到绝缘杆顶端时,撤去外力F。(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取10 m/s2)求:

(1)开始时未施加力F,滑块B与直杆底端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2)滑块与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A向上滑动0.2m的过程中库仑力做的功为1.2J,在A由静止开始到运动至绝缘杆顶端的过程中,力F对A做的总功。

(1)开始时未施加力F,滑块B与直杆底端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2)滑块与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A向上滑动0.2m的过程中库仑力做的功为1.2J,在A由静止开始到运动至绝缘杆顶端的过程中,力F对A做的总功。
9.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固定一个金属制成的U形管,小车连同U形管质量为M,U形管底部呈半圆形,内部光滑。质量为m(M=3m)的光滑小球直径略小于U形管内径,以水平初速度v0从U形管下口内射入,小球速度改变180°角后从上管口射出,
整个运动过程重力对小球运动影响忽略不计。

(1)当小球从U形管中射出时,小球和小车的速度各是多大?
(2)当小球经过U形管底部半圆最左端时,小球的速度是多大?
整个运动过程重力对小球运动影响忽略不计。

(1)当小球从U形管中射出时,小球和小车的速度各是多大?
(2)当小球经过U形管底部半圆最左端时,小球的速度是多大?
4.实验题- (共1题)
10.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左侧重物A带有挡光片,其总质量为m,右侧重物B质量为M,两重物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毫秒计可以测量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挡光片的宽度用b表示。挡光片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用h表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看作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实验时重物从静止开始运动。重物B的质量M大于A的质量m。

(1)在实验过程中,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毫秒计记录的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t(单位:s),则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瞬时速度可表示为v=________。
(2)重物从静止开始运动,当挡光片经过光电门位置时,A和B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多次改变挡光片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作出v2h图像(如图所示),并测得该图像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

(1)在实验过程中,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毫秒计记录的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t(单位:s),则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瞬时速度可表示为v=________。
(2)重物从静止开始运动,当挡光片经过光电门位置时,A和B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多次改变挡光片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作出v2h图像(如图所示),并测得该图像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