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轴上的O、C两点,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x轴上各点具有的电势能缉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试探电荷在B、D两点处的电势能均为零;在DJ段中H点处电势能最大。则


A.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 |
B.G点处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
C.若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自G点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能到达D点 |
D.若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到J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2.
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路中接有四只规格相同的灯泡,原线圈电路接在电压恒为U0的交变电源上。当S断开时,L1、L2、L3三只灯泡均正常发光;若闭合S,已知灯泡都不会损坏,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 )


A.灯泡L1变亮 | B.灯泡L2变亮 |
C.灯泡L3亮度不变 | D.灯泡L4正常发光 |
2.多选题- (共4题)
3.
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已知t2时刻小球落回抛出点,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A.t=0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 |
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g |
C.t2=2t1 |
D.小球的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
4.
2016年12月28日中午,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被命名为“八一·少年行”的小卫星计划在轨运行时间将不少于180天。卫星长约12厘米,宽约11厘米,高约27厘米,入轨后可执行对地拍摄、无线电通汛、对地传输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等任务。假设根据实验需要将卫星由距地面高280km的圆轨道I调整进入距地面高330km的圆轨道Ⅱ,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I上运行的速度小于7.9km/s |
B.为实现这种变轨,卫星需要向前喷气,减小其速度即可 |
C.卫星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I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周期小 |
D.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卫星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I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 |
5.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带孔小球相连,小球套在竖直固定杆上,轻弹簧自然长度正好等于O点到固定杆的距离OO′。小球从杆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经过B点时速度最大,运动到C点时速度减为零。若在C点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小球恰好能到达A点。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下滑到O′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B.从A下滑到C的过程中,在B点时小球、弹簧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大 |
C.从A下滑到C的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D.从C上升到A的过程中,小球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为0 |
6.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cm处的质点P沿x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该波的周期为4 s
B. 该波的振幅为10 cm
C.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0 cm/s
E. 在1 s的时间内,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1 m

A. 该波的周期为4 s
B. 该波的振幅为10 cm
C.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0 cm/s
E. 在1 s的时间内,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1 m
3.解答题- (共1题)
7.
(题文)康乐棋是群众喜爱的运动之一。棋盘类似台球案,但仅四个底角留有小洞;棋子与中国象棋的棋子相似,可在棋盘上滑行。比赛时,用棋杆撞击母棋,母棋与目标棋子碰撞后,目标棋子进洞者获胜。
置于水平面上的长方形棋盘abcd,ab =1.6m、bc=1.8m,ef为ab、dc中点的连线。某次比赛中,母棋A位于e点,目标棋子B位于ef上p点,且pf=0.6m。为使B经A碰撞后直接进洞,运动员沿适当方向用棋杆撞击母棋A,A获得v0=6m/s的水平速度后开始向棋盘边框bc滑动,被边框反弹后,沿直线运动到p处并与B发生弹性正碰,之后B沿pd直线向d角棋洞滑动。已知mA=mB=0.l0kg,棋子与棋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A与棋盘边框碰撞后,平行边框的速度方向不变、垂直边框的速度反向,且速率均减小为碰撞前的
。棋子碰撞前后均沿直线运动,将棋子视为质点,取g=10m/s2。
(1)求A与棋盘边框碰撞后的速度。
(2)若能到达棋洞上方且速率小于4m/s的棋子均可进洞,问B能否进入棋洞?
置于水平面上的长方形棋盘abcd,ab =1.6m、bc=1.8m,ef为ab、dc中点的连线。某次比赛中,母棋A位于e点,目标棋子B位于ef上p点,且pf=0.6m。为使B经A碰撞后直接进洞,运动员沿适当方向用棋杆撞击母棋A,A获得v0=6m/s的水平速度后开始向棋盘边框bc滑动,被边框反弹后,沿直线运动到p处并与B发生弹性正碰,之后B沿pd直线向d角棋洞滑动。已知mA=mB=0.l0kg,棋子与棋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A与棋盘边框碰撞后,平行边框的速度方向不变、垂直边框的速度反向,且速率均减小为碰撞前的


(1)求A与棋盘边框碰撞后的速度。
(2)若能到达棋洞上方且速率小于4m/s的棋子均可进洞,问B能否进入棋洞?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