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56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1

1.单选题(共11题)

1.
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2∶1,副线圈连接一个理想二极管D和阻值为10Ω的电阻R,二极管D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限大,图中两交流电表是理想电表.当原线圈输入u1=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压时,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U、I分别为
A.10V   1A
B.10V    
C.10V A
D.10V 1A
2.
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则
A.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B.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
D.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3.
如图所示是“二分频”音箱内部电路,来自前级电路的电信号,被电容和电感组成的分频电路分成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分别送到高、低音扬声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让低频成分通过B.L2让高频成分通过
C.扬声器BL1是低音扬声器D.扬声器BL2是低音扬声器
4.
一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矩形线圈与阻值为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若不计线圈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10A
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小
D.t2时刻感应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5.
在远距离输电中,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那么
A.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B.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反比
C.输电的电压越高,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电线上的电流成正比
6.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输出电压为uU0sinωt 的交流电源两端.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 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 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现使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与V2示数的比值将变大
B.电流表A1与A2示数的比值将变小
C.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
7.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不计电阻的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把该交流电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0.01s末,矩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B.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V)
C. 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不变
D. 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气筒给轮胎打气,随着打入的气体越多人越吃力,是因为随着打入的气体越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斥力越大
B.面包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C.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D.上图中表示不同温度时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T2温度时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10.
一定质量的乙醚液体全部蒸发变为同温度的乙醚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引力增大,分子斥力减小B.分子势能减小
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D.乙醚的内能不变
1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
B.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撞击力一定增大
C.如果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
D.如果分子密集程度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大

2.多选题(共5题)

12.
某小型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220sin 100πt(V)功率恒为P的正弦交流电,经过升压变压器输送到较远的地区后,再经过降压变压器输给用户使用,输电线总电阻为R,如图所示.已知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分别为1∶n和n∶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一定为220V
B.若用户得到的电压为220 V,则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小于n∶1
C.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与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一定为1∶n
D.若用户增加时,输电线上分得的电压将增大
1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开关S接1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
B.1min内滑动变阻器产生的热量为40J
C.仅将S从1拨到2,电流表示数减小
D.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两电流表示数均减小
14.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交流电u=20 sin100 πt(V),保险丝的电阻为1 Ω,熔断电流为2 A,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压表V的示数为14.1 V
B.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2∶1
C.为了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4 Ω
D.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
15.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如图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变化有
A.从状态d到状态a,压强不变
B.从状态c到状态d,压强减小
C.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减小
D.从状态a到状态c,压强先减小后怎大
16.
从下列提供的各组物理量中可以算出氢气密度的是(  )
A.氢气的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B.氢气分子的体积和氢气分子的质量
C.氢气的摩尔质量和氢气的摩尔体积
D.氢气分子的质量和氢气的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常数

3.填空题(共1题)

17.
如右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经历了a→b、a→c、a→d三个升温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a→d的过程气体体积不变
B.a→c的过程气体体积增大
C.a→b的过程气体体积减小
D.a→c的过程气体体积不变

4.解答题(共4题)

18.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N =100匝正方形线圈abcd,线圈总电阻r=1Ω,线圈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开始,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rad/s,外电路电阻R=4Ω,已知电压表示数为U=8V。求:
(1)发电机线圈内阻消耗的功率Pr
(2)线圈转过600时线圈中的电动势的大小;
(3)线圈从开始转动秒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
19.
图(a)是一理想变压器的电路连接图,图(b)是原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10V,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R均为5Ω.求:
(1)求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
(3)若将电流表A2换成一只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二极管,求电压表示数.
20.
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制造了一个水球,若该水球为实心水球,直径为D = 4cm,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已知球体体积公式为,d为球体的直径.(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求(1)该水球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21.
如图所示是某圆柱形气压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瓶内倒入部分热水后,出水口与水面相距h,活塞a的下表面与水面相距H. 活塞只在受到压力时才向下移动,活塞与水面间密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密闭气体的压强开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 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需要向下按压保温瓶上部的活塞,使瓶内水面上部的空气体积变小,设瓶内出水管的体积不计。已知水的密度为ρ,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刚倒入热水时,瓶内空气温度为T1,经过一段时间温度降至T2,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P2多大;
(2)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则瓶内气体的压强至少为P3多大;
(3)当温度降至T2时,要把瓶中的水压出瓶外,活塞a至少应下降多少距离?(设压活塞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5.实验题(共1题)

22.
(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简要步骤如下:
A.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B.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C.用浅盘装入约2 cm深的水,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
D.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酸膜的面积S
F.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G.用公式D=V/s,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上述步骤中有步骤遗漏或不完整的,请指出并在下面横线中补充完整(请说出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偏大,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有_________.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计算油酸薄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3)某实验小组用1ml的油酸配置了500ml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量筒测得n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一滴溶液在水槽中最终形成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