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04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7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乙烷球棍模型是由6个氢原子球和2个碳原子球组成,其中,下层的3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用铰链轻杆连接,碳氢键与碳碳键间的夹角为60°,各层碳氢键间的夹角为120°,已知,每个氢原子模型球的质量为m0,每个碳原子模型球的质量为3m0,共价键的质量不计,若假设碳碳键的张力和底层碳氢键的张力分别为为F1,F2,,则关于F1、F2的值正确是(    )
A.F1=6m0g   F2=9m0g
B.F1=9m0g    F2=4m0g
C.F1=6m0g    F2=6m0g
D.F1=4m0g    F2=9m0g
2.
皮带传送机传送矿石的速度大小恒定,在轮缘A处矿石和皮带恰好分离,且整个过程中矿石与皮带不发生相对滑动,如图所示,若轮子的半径为R,则通过A点的半径OA和竖直方向OB的夹角θ为(    )
A.B.
C.D.
3.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4.
铁路上使用一种电磁装置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确定火车的位置,能产生匀强磁场的磁铁被安装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如图所示(俯视图)。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便会产生一个电信号,通过和线圈相连的电压传感器被控制中心接收,从而确定火车的位置。现一列火车以加速度a驶来,则电压信号关于时间的图像为(    )
A.B.
C.D.

2.选择题(共1题)

5.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 若,则;    ②若,则;   
③ 若,则
④若,则.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3.多选题(共1题)

6.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
A.经过 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 0 .25s 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 0.15s,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 3m
D.经过 0.1s 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

4.解答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上、下两层均与水平面平行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在导轨面上各放一根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匀质金属杆A1和A2,开始时两根金属杆位于同一竖起面内且杆与轨道垂直.设两导轨面相距为H,导轨宽为L,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现有一质量为  m2的不带电小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 撞击杆A1的中点,撞击后小球反弹后做平抛运动落到下层面上的C点.C点与杆A1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为S.求:
(1)回路内感应电流的最大值;
(2)当杆A2与杆A1的速度比为1:3时,A2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整个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多产生了多少热量;
8.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
(1)一段横截面积为S、长为L的直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该导线通有电流时,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均为v,求导线中的电流I(请建立模型进行推导);
(2)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m,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n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v,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导出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F与m、n和v的关系(提示:建议,建立模型,思考压强的产生原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