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 萦带(yínɡ) 震悚(sóng) 目不窥园(kuī)
B. 殷红(yān) 挚友(zhì) 义愤填膺(yīnɡ)
C. 疙瘩(ɡé) 阖眼(hè) 慷慨淋漓(kǎi)
D. 朔气(sù) 污秽(suì) 妇孺皆知(rú)
A.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会到了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用心去钻研, 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 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 到幸福的花朵。
A.只有 才 广博 采摘 | B.即使 也 广博 采摘 |
C.只有 才 广袤 采撷 | D.即使 也 广袤 采撷 |
A. 在比赛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选手却能勇敢面对。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十篇散文,我们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就出自其中。
B. 祥子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小说还塑造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不给仆人吃饭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
C. 《孙权劝学》选自《史记》,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木兰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小题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小题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小题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4】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阿长?试举例说明。
【小题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是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 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让“我”十分感动。
3.课内阅读- (共2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_)
(2)但微颔之(___________)
(3)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
(4)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能体现陈尧咨的骄横之态的句子?
【小题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 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 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___)
(2) 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小题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情景默写- (共1题)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课内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