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163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7

1.单选题(共6题)

1.
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时间t 内
A.重力的冲量大小是B.支持力的冲量大小是
C.摩擦力冲量大小是D.斜面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2.
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以它们本质是相同的
B.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电磁波
C.机械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波的频率有关
D.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实现利用机械波从太空向地球传递信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波是横波,无线电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会发生变化
C.阴极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
D.狭义相对论认为,不同惯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4.
自然界的电和磁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B.奥斯特C.安培D.楞次
5.
如图所示,面积为SN匝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就可在线圈中产生正弦交流电.已知闭合回路总电阻为R,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从图示位置转90°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NBS
B.线圈在图示位置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90°的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量为NBS/R
D.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e=NBSωsinωt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R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照射光强度增大而减小)。原线圈接入电压随时间按变化的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中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B.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C.夜晚照射光强度减弱时,灯泡变得更亮
D.白天照射光强度增大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变大

2.多选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两个完全相同的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A和B,其中物块A被一条弹性绳(遵守胡克定律)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处O点,物体A在O点正下方时,弹性绳处于原长.已知弹性绳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使A、B一起从绳和竖直方向夹角为θ=600开始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刚释放时物块A对B的推力为
B. 物块A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C. 从静止开始到A、B分离时,绳子对A做功大于A对B做的功
D. 从静止开始到A、B分离时,绳子对A的冲量等于A对B的冲量
8.
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间振动),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振动曲线,由曲线所给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0时,振子处在C位置
B. t=1.0s和t=1.4s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C. t=0.9s时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速度
D. t=0.4s时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5cm
9.
如图甲所示,将阻值为R=5 Ω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正弦交变电源上,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流的大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两端电压变化规律的函数表达式为u=2.5sin (100πt) V
B.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0.625 W
C.如图丙所示,若此交变电流由一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当线圈的转速提升一倍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D.这一交变电流与图丁所示电流比较,其有效值之比为

3.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辆小车右端紧靠固定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CD,小车表面与轨道最低点C相切,轨道半径R=0.5m.一质量为m=0.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10m/s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小车,已知小车长L=3.6m,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求:

(1)物块滑至C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
(2)若物块返回小车后恰好没有滑离小车,求小车的质量M(保留两位小数)。
11.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0.6s时刻的波形图。求:

(1)该横波的波长λ是多大?振幅A是多大?
(2)求该横波的传播速度?
12.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传送带长L1=3.2m,以恒定速度v=4m/s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侧与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平滑连接,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α=370,导轨长L2=16m、间距d=0.5m,底端接有R=3Ω的电阻,导轨区域内有垂直轨道平面向下、B=2T的匀强磁场.一质量m=0.5kg、长度为d=0.5m、电阻r=1Ω的金属杆无初速度地放于传送带的左端,在传送带作用下向右运动,到达右端时能平滑地滑上金属轨道,整个过程中杆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且杆与轨道接触良好,到达轨道底端时已开始做匀速运动。已知杆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5,导轨电阻忽略不计,g取10m/ s2(sin370=0.6,cos370=0.8).求:

(1)杆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2)杆刚进入倾斜金属导轨时的加速度;
(3)杆下滑至底端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