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135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单选题(共5题)

1.
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②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③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④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⑤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⑥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A.①③④B.②③⑥C.④⑤⑥D.③④⑥
2.
用一个半球形容器和三个小球可以进行碰撞实验,已知容器内侧面光滑,半径为R,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两的小球1、2、3,半径相同且可视为质点,自左向右依次静置于容器底部的同一直线上且彼此相互接触,若将质量为m,的球移至左侧离容器底高h处无初速释放,如图所示,各小球间的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小球1与2、2与3碰后,球1停在0点正下方,球2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球3恰能滑出容器,则三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A.2:2:1B.3:3:1C.4:4:1D.3:2: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医院里用于检测的彩超的原理是: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B.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大小总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C.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很明亮,是因为光线从气泡中射向水中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E.地面上静止的人观察一条沿杆自身长度高速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
4.
如图所示,在水平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竖直足够长固定绝缘杆MN,小球P套在杆上,已知P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P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滑直到稳定的过程中(    )
A.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B.小球的机械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C.下滑加速度为最大加速度一半时的速度可能是
D.小球向下运动的稳定速度为
5.
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abcd的边长均为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2mm,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两端,且正方形导线框与定滑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导线框ABCD的下边与匀强磁场的上边界重合,导线框abcd的上边到匀强磁场的下边界的距离为L。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导线框ABCD刚好全部进入磁场时,系统开始做匀速运动,不计摩擦的空气阻力,则(    )
A.两线框刚开始做匀速运动时轻绳上的张力FTmg
B.系统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C.两线框从开始运动至等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总焦耳热
D.导线框abcdab边通过磁场的时间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d=0.2m的橡胶带,橡胶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面的顶端距离为L=0.4m,现将质量为m=1kg、宽度为d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5,重力加速度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下滑到完全离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为Ff=4N
B.矩形板的重力做功为 WG=3.6J
C.产生的热量为Q=0.8J
D.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速度大小为
7.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足够长,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从同一点向各个方向抛出,则关于小球落到斜面上的所用时间说法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小球竖直向下抛,所用时间最短
B.小球垂直斜面向下抛出用时最短
C.小球水平向左抛出用时最长
D.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用时最长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随着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B.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 当分子间距时,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 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
E. 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

3.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半径R = 1.0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0.5m的水平面BC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 = 0.45m,C点与一倾角为θ = 37°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到达圆弧B点时小滑块对圆弧的压力刚好等于其重力的2倍,当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与一个质量M=2.0kg的小球正碰,碰后返回恰好停在B点,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sin37°=0.6  cos37°="0.8," g取l0 m/s2

求:
(1)小滑块应从圆弧上离地面多高处释放;
(2)小滑块碰撞前与碰撞后的速度;
(3)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10.
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实际上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作用,由太空射来的带电粒子在此磁场的运动称为磁漂移,以下是描述的一种假设的磁漂移运动,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在x=0,y=0处沿y方向以某一速度v0运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y>0的区域中,磁感应强度为B1,在y<0的区域中,磁感应强度为B2B2>B1,如图所示,若把粒子出发点x=0处作为第0次过x轴。求:

(1)粒子第一次过x轴时的坐标和所经历的时间;
(2)粒子第n次过x轴时的坐标和所经历的时间;
(3)第0次过x轴至第n次过x轴的整个过程中,在x轴方向的平均速度v0之比;若B2B1=2∶1,当n很大时,v0趋于何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