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昳丽(yì)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
B.崩殂(cú) 间进(jiān) 咨诹善道(zōu) |
C.期年(qī) 舂谷(chōng) 望其旗靡(mǐ) |
D.夙夜(sù) 行阵(xíng) 陟罚臧否(pǐ)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 |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订。 |
C.《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
D.《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4.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猪和玉、丝织品等祭品,我不敢加大数量,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6.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
[注] 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小题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
(1)皆以美于徐公。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小题3】甲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楚庄王想要伐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文都以________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小题5】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选自《韩非子》)
[注] 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

【小题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王之伐越,何也 |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1)皆以美于徐公。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小题3】甲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楚庄王想要伐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文都以________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小题5】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4】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有哪些特点。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 B.登轼/而望之 |
C.公问其/故 | D.彼竭/我盈 |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
B.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 |
C.虽不能察 虽欲言,无可进者 |
D.公问其故 故逐之 |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4】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有哪些特点。
3.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