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 s末,甲、乙两车相遇 |
B.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 |
C.4 s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
D.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
2.
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最后进入预定圆形轨道运动。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B点是远地轨道与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
B.卫星在近地轨道与远地轨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
C.卫星在近地轨道通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 |
D.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
3.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固定四分之一圆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最低点B.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滑下,经过最低点B后沿水平轨道运动,到C处停下,B、C两点间的距离为R,物块P与圆轨道、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将物块P从A处正上方离A高度为R处由静止释放后,从A处进入轨道,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D点,B、D两点间的距离为s,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s < (1 +![]() | B.s= (1 +![]() |
C.s< (1-![]() | D.s= 2R |
4.
如图甲所示的“火灾报警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1为滑动变阻器。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某值时,报警器将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
B. R0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C. R0处出现火警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要使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

A. 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
B. R0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C. R0处出现火警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要使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
2.多选题- (共3题)
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半圆槽,半圆直径AG水平,B、C、D、E、F点将半圆周六等分。现将5个小球1、2、3、4、5(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点开始向右做平抛运动,分别落到B、C、D、E、F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球到达圆周时球3的重力功率最大 |
B.球5做平抛运动的时间最长 |
C.球3做平抛运动全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
D.球5到达F点时,速度的反方向延长线不可能过圆心 |
6.
如图所示,在两个点电荷Q1、Q2产生的电场中,实线为其电场线分布,虚线为电子(不计重力)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子经过A点的加速度比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 |
B.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 |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
D.两个点电荷连线中点O的场强为零 |
7.
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O点为ad边的中点,ab=2ad,由氕核和氘核(重力不计)组成的一细束粒子流沿与ab平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射入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氕核和氘核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 |
B.若氘核从Od边射出磁场,则氕核和氘核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
C.若氕核从d点射出磁场,则氕核和氘核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
D.若氕核从cd边的中点射出磁场,则氘核从cd边射出磁场 |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的两物块A、B用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绝缘轻质弹簧连接,物块B、C用跨过轻质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A靠在竖直墙边,C在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滑轮两侧的轻绳分别与水平面和斜面平行.A、B、C的质量分别是m、2m、2m,A、C均不带电,B带正电,滑轮左侧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B与滑轮足够远.B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6mgsin θ,开始时系统静止.现让C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弹簧的压缩长度x1;
(2)求A刚要离开墙壁时C的速度大小v1及拉力F的大小;
(3)若A刚要离开墙壁时,撤去拉力F,同时电场力大小突然减为2mgsin θ,方向不变,求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1)求弹簧的压缩长度x1;
(2)求A刚要离开墙壁时C的速度大小v1及拉力F的大小;
(3)若A刚要离开墙壁时,撤去拉力F,同时电场力大小突然减为2mgsin θ,方向不变,求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9.
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的倾角θ= 37°,间距d = 0.2m,电阻不计;矩形区域MNPQ内存在着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 0.5T的匀强磁场,PM边的长度L1= 0.64m;将两根用长L2= 0.2m的绝缘轻杆垂直固定的金属棒ab、ef放在导轨上,两棒质量均为m = 0.05kg,长度均为d,电阻均为R = 0.05Ω,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5。棒从MN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后沿导轨下滑,棒ab刚进入MN处时恰好做匀速运动。两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取g= 10 m/s2,sin37° = 0.6,cos37° = 0.8。求:

(1)棒ab刚进入MN处时的速度大小υ1;
(2)棒ab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1)棒ab刚进入MN处时的速度大小υ1;
(2)棒ab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4.实验题- (共1题)
10.
图示为“探究合力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只改变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所示,则d=__________mm。
(2)平衡摩擦力时,________(填“要”或“不要”)挂上重物。
(3)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包括拉力传感器和遮光条)。
(4)按正确实验操作后,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若传感器的示数为F,小车总质量为M,重物的总质量为m,A、B两点间的距离为L,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所示,则d=__________mm。
(2)平衡摩擦力时,________(填“要”或“不要”)挂上重物。
(3)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包括拉力传感器和遮光条)。
(4)按正确实验操作后,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若传感器的示数为F,小车总质量为M,重物的总质量为m,A、B两点间的距离为L,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m、L | B.F、M、L、t | C.F、m、L、t | D.F、M、L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