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训练:20.曹刿论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1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
B.必
C.必分人
D.可一战

2.字词书写(共1题)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
肉食者
牺牲玉
望其旗
小信未
登shì而望之

3.文言文阅读(共5题)

3.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决定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本文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都被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他不“鄙”的表现。
4.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 
(2)入见
(3)弗敢
(4)神弗
(5)而衰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小题3】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小题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
(2)弗敢
(3)必以
(4)之属也
(5)公将
(6)下视其
(7)克,公问其   
(8)难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十年春,齐伐我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小大之
(4)可以一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彼竭我盈,故克之。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对比阅读(共1题)

8.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小题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编    编:
(3)必以信    信:
(4)必以情断之   之:
(5)智虽弗及    及: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小题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5.情景默写(共1题)

9.
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左右)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改为“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5道)

    对比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