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嘉兴一中高三上能力测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123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小明玩颠乒乓球的游戏,设乒乓球弹起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每次弹起的高度均为0.2m(忽略空气阻力、球与球拍的接触时间,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
A.上升阶段中,乒乓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
B.乒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其加速度大小为零
C.乒乓球两次弹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s
D.小明每分钟最多颠球150次
2.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滚筒式炒栗子机器,滚筒内表面粗糙,内直径为D。工作时滚筒绕固定的水平中心轴转动。为使栗子受热均匀,要求栗子到达滚筒最高处前与筒壁脱离,则

A. 滚筒的角速度应满足
B. 滚筒的角速度应满足
C. 栗子脱离滚筒的位置与其质量有关
D. 若栗子到达最高点时脱离滚筒,栗子将自由下落
3.
如图所示,X1、X2,Y1、Y2,Z1、Z2分别表示导体板左、右,上、下,前、后六个侧面,将其置于垂直Z1、Z2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电流I通过导体板时,在导体板的两侧面之间产生霍耳电压UH。已知电流I与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电子电荷量e、导体横截面积S和电子定向移动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实验中导体板尺寸、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内自由电子只受洛伦兹力作用
B.UH存在于导体的Z1、Z2两面之间
C.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越大,UH越小
D.通过测量UH,可用求得导体X1、X2两面间的电阻

2.选择题(共1题)

4.

轻松阅读快车。

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é)?”徐曰:“不然。如人眼中有子,无此必不明。”

3.多选题(共3题)

5.
有一辆质量为170kg、输出功率为1440W的太阳能试验汽车,安装有约6m2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能电池,该电池板在有效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输出的电功率为30W/ m2。若驾驶员的质量为70kg,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为90km/h。假设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汽车
A.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大小为57.6N
B.起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24 m/s2
C.保持最大速度行驶1 h至少需要有效光照8 h
D.直接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功率可获得3.13 m/s的最大行驶速度
6.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平抛运动,装置如图1所示,A为发射器,B为接收器。利用该装置可测出平抛运动的小球在不同时刻的速率。某同学用质量m=0.02kg的小球做实验时,将测得数据作出v2-t2图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求得(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4m/s
B.横轴读数为0.04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m/s
C.横轴读数为0.04时,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6m
D.横轴读数在0~0.04区间内,小球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2W
7.
在水平板上有M、N两点,相距D=0.45m,用长L=0.45m的轻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有质量m=´10-2kg、电荷量q=3.0´10-6C的小球(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常量),当两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时
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30°
B.两小球间的距离为0.9m
C.细线上的拉力为0.2N
D.若两小球带等量异种电荷则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30°

4.解答题(共2题)

8.
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受到机身重力mg、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发动机推力F、空气阻力F、地面支持力FN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已知升力与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1v2, F=k2v2,轮胎和地面之间的等效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发动机推力

(1)画出飞机在加速滑行时的受力分析图;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什么?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跑道的长度至少多大?
9.
如图所示,一个“U”形金属导轨靠绝缘的墙壁水平放置,导轨长L=1.4m,宽d=0.2m。一对长L1=0.4m的等宽金属导轨靠墙倾斜放置,与水平导轨成q角平滑连接,q角可在0~60°调节后固定。水平导轨的左端长L2=0.4m的平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B0=2T。水平导轨的右端长L3=0.5m的区域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以均匀变大。一根质量m=0.04kg的金属杆MN从斜轨的最上端静止释放,金属杆与斜轨间的动摩擦因数µ1=0.125,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µ2=0.5。金属杆电阻R=0.08Ω,导轨电阻不计。

(1)求金属杆MN上的电流大小,并判断方向;
(2)金属杆MN从斜轨滑下后停在水平导轨上,求q角多大时金属杆所停位置与墙面的距离最大,并求此最大距离xm

5.实验题(共1题)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一轻质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与墙壁连接,右端与一小球接触不连接,弹簧旁边平行固定一直尺。从弹簧原长处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Dx后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记录小球的水平位移s,改变弹簧的压缩量重复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弹簧压缩量Dx/cm
1.0
2.0
3.0
4.0
5.0
6.0
弹簧对小球做功W
W
4W
9W
16W
25W
36W
s/cm
10.10
20.15
29.98
40.05
50.10
59.90
s2/cm2 (×102
1.020
4.060
8.988
16.04
25.10
35.88
s3/cm3(×103
1.030
8.181
26.95
64.24
125.8
214.9
 
(1)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下列哪些操作方法是有效的
A.同一压缩量多测几次,找出平均落点
B.桌子必须保持水平并尽量光滑
C.小球球心与弹簧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D.精确测量小球下落高度
(2)已知小球从静止释放到离开弹簧过程中,弹簧对小球做功与弹簧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判断W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用表中数据作图,并给出功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