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6题)
A.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 |
B.地球上的物体,一离开地面,就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
C.两物体有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
D.两物体间有相互的弹力作用,物体一定产生了弹性形变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

A.若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 |
B.若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平衡 |
C.若减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小于雪橇拉狗的力 |
D.无论怎样行驶,狗拉雪橇的力的大小都等于雪橇拉狗的力的大小 |

A.大齿轮边缘上的点 |
B.小齿轮边缘上的点 |
C.后轮边缘上的点 |
D.自行车后轮某辐条上的中间点 |

A.500J | B.750J | C.250J | D.1000J |
A.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可能变化 |
B.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该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其动能一定要变化 |
C.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D.一个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能够被创造 |
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A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B上去了 |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 |

A. 通过线圈的电流直接流经炉内金属,并使之发热
B. 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流电
C. 炉内金属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叫涡流
D. 炉内金属中会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熔化

A.当开关S闭合时,灯A1立即发光,A2逐渐亮起来 |
B.当开关S闭合时,灯A2立即发光,A1逐渐亮起来 |
C.当开关S断开时,灯A1立即熄灭,A2逐渐熄灭 |
D.当开关S断开时,灯A2立即熄灭,A1逐渐熄灭 |

A.图中M是闭合的铁芯,它由整块铁组成 |
B.发电机应与线圈I相连,升高后的电压由c、d两端输出 |
C.电流以铁芯为通路从一个线圈流到另一个线圈 |
D.变压器是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 |
2.选择题- (共15题)
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除带夹子的重锤、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一种器材是{#blank#}1{#/blank#}
A.游标卡尺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D.弹簧秤
②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己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blank#}2{#/blank#},动能增加量△Ek={#blank#}3{#/blank#}.
③某同学想用图象来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各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4{#/blank#}
A.可以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在各点速度
B.可以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在各点的速度
C.图象是一条直线就说明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图象近似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接近2g才能说明机械能守恒.
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除带夹子的重锤、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一种器材是{#blank#}1{#/blank#}
A.游标卡尺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D.弹簧秤
②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己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blank#}2{#/blank#},动能增加量△Ek={#blank#}3{#/blank#}.
③某同学想用图象来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各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4{#/blank#}
A.可以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在各点速度
B.可以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在各点的速度
C.图象是一条直线就说明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图象近似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接近2g才能说明机械能守恒.
如图所示,两平行竖直线MN、PQ间距离a,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PQ),磁感应强度为B,在MN上O点处有一粒子源,能射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当速度方向与OM夹角θ=60°时,粒子恰好垂直PQ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则( )
如图所示,两平行竖直线MN、PQ间距离a,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PQ),磁感应强度为B,在MN上O点处有一粒子源,能射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当速度方向与OM夹角θ=60°时,粒子恰好垂直PQ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则( )
如图甲所示,两水平金属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 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从金属板的右边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求:
如图所示,有一圆筒形导热气缸静置在地面上,气缸的质量为M,活塞及手柄的质量为m,活塞截面积为S.未用手向上提活塞手柄,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时,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若将活塞缓慢上提,求当气缸刚离地面时活塞上升的距离.(大气压强为po,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与缸壁的摩擦不计,活塞未脱离气缸.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动势约6V,内阻约1Ω),定值电阻RA(阻值10Ω)和RB(阻值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1Ω),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10KΩ),开关S,导线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甲为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补充完整{#blank#}1{#/blank#};
②图甲中的R1应选{#blank#}2{#/blank#}(填“RA”或“RB”);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1;以U未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如图乙所示,并求出U﹣I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a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请选用待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定值电阻R1和R2,写出a、b的表达式,a={#blank#}3{#/blank#},b={#blank#}4{#/blank#},代入相应数值即可得E和r的测量值.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动势约6V,内阻约1Ω),定值电阻RA(阻值10Ω)和RB(阻值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1Ω),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10KΩ),开关S,导线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甲为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补充完整{#blank#}1{#/blank#};
②图甲中的R1应选{#blank#}2{#/blank#}(填“RA”或“RB”);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1;以U未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如图乙所示,并求出U﹣I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a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请选用待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定值电阻R1和R2,写出a、b的表达式,a={#blank#}3{#/blank#},b={#blank#}4{#/blank#},代入相应数值即可得E和r的测量值.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动势约6V,内阻约1Ω),定值电阻RA(阻值10Ω)和RB(阻值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1Ω),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10KΩ),开关S,导线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甲为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补充完整{#blank#}1{#/blank#};
②图甲中的R1应选{#blank#}2{#/blank#}(填“RA”或“RB”);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1;以U未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如图乙所示,并求出U﹣I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a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请选用待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定值电阻R1和R2,写出a、b的表达式,a={#blank#}3{#/blank#},b={#blank#}4{#/blank#},代入相应数值即可得E和r的测量值.
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M′N′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金属线框由距MN的某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bc边始终保持水平,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过程的v﹣t图象,图象中坐标轴上所标出的字母和重力加速度大小g均为已知量,则( )
3.多选题- (共3题)

A.G和Ff′是一对平衡力 |
B.FN 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Ff 和F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D.F就是FN′ |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 |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也受重力作用 |
C.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不发生变化 |

A.0~10s内空降兵和伞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
B.第10s末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第15s末 |
C.10s~15s空降兵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大小在逐渐减小 |
D.15s后空降兵保持匀速下落,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4.解答题- (共2题)

(1)若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多大? 此时对应的h多高?
(2)若h′=4R,则小球在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