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沿光滑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 | B.物体B向右加速运动 |
C.细绳对A的拉力逐渐变大 | D.细绳对B的拉力不变 |
2.
如图为某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轨道上的P、S、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PQ=2QS,(已知轨道Ⅱ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点火加速 |
B.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是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的2倍 |
C.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
D.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Q点的速度 |
3.
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在两者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选沿x轴方向为正方向,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点电荷M、N一正一负 |
B.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1 |
C.沿x轴从0到3a电势逐渐降低 |
D.将一个正点电荷沿x轴从0.5a移动到2.4a,该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2.多选题- (共4题)
4.
如图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m=1.0kg |
B.物体可能静止在斜面顶端 |
C.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10J |
D.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5m/s2 |
5.
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木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P、Q接触面的倾角为
,现在Q上加一水平推力F,使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小于2mg |
B.若Q与地面间粗糙,则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
C.若P、Q间光滑,则加速度a=gtanθ |
D.若P、Q间,Q与地面间均光滑,且在某一时刻突然撤推力![]() |
6.
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的手摇发电机和一个可看作理想的小变压器给一个灯泡供电,电路如图所示,当线圈以较大的转速
匀速转动时,额定电压为
的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是
.已知线圈电阻是
,灯泡电阻是
,则有( )







A.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是![]() |
B.变压器的匝数比是![]() |
C.电流表的示数是![]() |
D.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是![]()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热运动 |
B.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能估算出气体分子的间距 |
C.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
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减小的慢 |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B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止不动,其右侧固定有一轻质水平弹簧(处于原长)。台面的右边平滑对接有一等高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始终以v=1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另一质量m=0.1kg的小物块A以速度v0=4m/s水平滑上传送带的右端.已知物块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离l=3.5m,滑块A、B均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①求物块A第一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②物块A第二次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①求物块A第一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②物块A第二次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9.
[物理——选修3-3]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圆筒形密闭气缸水平放置,可自由活动的活塞将气缸分隔成A、B两部分。活塞与气缸左侧面连接一轻质弹簧,当活塞与气缸右侧面接触时弹簧恰好无形变。开始时环境温度为t1=27°C,B内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内是真空。稳定时B部分气柱长度为L1=0.10m,此时弹簧弹力与活塞重力大小之比为3:4。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3.6kg,截面积S=20cm2,重力加速度g=10m/s2。

(i)将活塞锁定,将环境温度缓慢上升到t2=127°C,求此时B部分空气柱的压强;
(ii)保持环境温度t2不变,解除活塞锁定,将气缸缓慢旋转90°成竖直放置状态,B部分在上面。求稳定时B部分空气柱的长度。

(i)将活塞锁定,将环境温度缓慢上升到t2=127°C,求此时B部分空气柱的压强;
(ii)保持环境温度t2不变,解除活塞锁定,将气缸缓慢旋转90°成竖直放置状态,B部分在上面。求稳定时B部分空气柱的长度。
4.实验题- (共1题)
10.
(题文)某同学在测定小车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该同学从每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标记为a、b、c、d、e、f),再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图乙所示的图形,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图中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v。

(1)图中t3=_______s,若测得纸条c的长度为4.02cm,则v3=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纸条a的长度为1.98cm,纸条f的长度为7.02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图中t3=_______s,若测得纸条c的长度为4.02cm,则v3=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纸条a的长度为1.98cm,纸条f的长度为7.02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