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2088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6

1.单选题(共10题)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2a6B.a3a2a
C.(﹣a2•(﹣a)=﹣a3D.a6÷a2a3
2.
在下列计算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mn)(-mn)B.(x3-y3)(x3+y3)
C.(-ab)(ab)D.(c2-d2)(d2+c2)
3.
一种新型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43毫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毫米.
A.0.43×10-4B.0.43×10-5C.4.3×10-5D.4.3×10-8
4.
一蓄水池有水40立方米,按一定的速度匀速放水,水池里的水量(立方米)与放水时间(分钟)有如下关系:
放水时间(分钟)
1
2
3
4

水池中水量(立方米)
38
36
34
3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的增加而增大B.放水时间为15分钟时,水池中水量为8立方米
C.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立方米D.之间的关系式为
5.
如图,ABCD,∠BED=13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  )
A.135°B.120°C.115°D.110°
6.
将一直角三角尺与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1=∠2B.∠2+∠4=90°C.∠1=∠3D.∠4+∠5=180
7.
如图所示,,若,则(  )
A.B.C.D.
8.
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④∠DAE=∠DBC.其中正确的有(  )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cm和8cm,则它的周长是(  )cm
A.14B.19C.14或19D.15或19
10.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选择题(共1题)

11.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不高于6伏.他正确连接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到电压表恰好满刻度.经过思考后,为了精确读数,他断开电键,适当调整电路,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为1.5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30安一0.44安.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a点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

①  如图所示,小明调整后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blank#}1{#/blank#};

②实验中的电源电压为{#blank#}2{#/blank#}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blank#}3{#/blank#}欧;

③经计算可知,a点在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的{#blank#}4{#/blank#}侧(选填“左”或“右”);

④通过实验测得电阻平均值为{#blank#}5{#/blank#}Ω.(②、③、④题写出计算过程,电阻平均值精确到0.1欧)

3.填空题(共6题)

12.
如图,观察所给算式,找出规律: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
根据规律计算1+2+3+…+99+100+99+…+3+2+1=____________
13.
已知x+y=6,xy=4,则x2xy+y2的值为_____.
14.
某种树木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则预计到第6年时,树木的分枝数为_____,其中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
年份
分枝数
第1年
1
第2年
1
第3年
2
第4年
3
第5年
5
 
15.
如图,已知l1∥l2,直线l与l1、l2相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_____°.
16.
如图,在△ABC中,∠B=63°,∠C=51°,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则∠DAE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在△ABC中,∠ACB=90°,∠A=50°.将△ACD沿CD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A′处,则∠A′DB=

4.解答题(共6题)

18.
计算:
(1)(﹣3a2b2(2ab2)÷(﹣9a4b2
(2)(a﹣2)2﹣(2a﹣1)(a﹣4)
(3)|﹣2|+(π+3)0﹣(3
(4)20182﹣2017×2019(用乘法公式)
19.
先化简,再求值:[(x+2y)2﹣(x+y)(3x﹣y)﹣5y2]÷2x,其中x=﹣2,y=
20.
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高,温度越低”,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h
0
1
2
3
4
5
温度(℃)t
20
14
8
2
﹣4
﹣10
 
根据表中,父亲还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请你帮助小明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当地面上(即h=0时)时,温度是 ℃.
(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请写出满足t与h关系的式子.
(3)计算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
21.
作图题(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已知:∠AOB,点POA上.求作:直线PQ,使PQOB
22.
如图 1,点 P、Q 分别是等边△ABC 边 AB、BC 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 P 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 交于点 M.
(1)求证:△ABQ≌△CAP;
(2)当点 P、Q 分别在 AB、BC 边上运动时,∠QMC 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3)如图 2,若点 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 AQ、CP交点为M,则∠QMC 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3.
如图,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BF="CE,∠B=∠C," AE∥DF,那么AB=CD吗?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