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856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3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半径为R、圆心为O(图中未画出)的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记为L,不计所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若L = R,则
B.平衡时,若L = 1.2R,则M = 0.56m
C.平衡时,若,则M = m
D.平衡时,若L越大,则M与m的比值越大
2.
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伽利略用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了电磁波是横波
3.
趣味运动会上运动员手持网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匀加速跑,设球拍和球的质量分别为Mm,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之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不计,则(  )
A.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tanθ
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
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
D.若加速度大于gsinθ,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
4.
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如图所示,“墨子号”卫星的工作高度约为500km,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墨子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环绕周期为
C.质量为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5.
有一种电荷控制式喷墨打印机,它的打印头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喷出极小的墨汁微粒,此微粒经过带电室带上电后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射入偏转电场,再经偏转电场后打到纸上,显示出字符。不考虑墨汁的重力,为使打在纸上的字迹缩小偏转距离减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减小墨汁微粒的质量
B.减小偏转电场两板间的距离
C.减小偏转电场的电压
D.减小墨汁微粒的喷出速度
6.
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1接l、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是
B. 只断开S2后,L1、L1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 W
7.
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若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某处(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小于10r0)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沿r正半轴靠近甲。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分子所受甲分子的引力逐渐增大
B.乙分子在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逐渐增大
C.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rr0 时,乙分子的速度最大
D.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rr0 时,乙分子的势能最小
E.甲分子与乙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r 的减小而增大

2.选择题(共1题)

8.如图,木工师傅做门框时,常用木条固定矩形门框,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

3.多选题(共1题)

9.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P(a,-b)为第四象限内的一点,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负电荷(电荷重力不计)从原点O以初速度v0沿y轴正方向射入。第一次在整个坐标系内加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该电荷恰好能通过P点;第二次保持y>0区域磁场不变,而将y<0区域磁场改为沿x方向匀强电场,该电荷仍通过P点,
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C.电荷从O运动到P,第二次所用时间一定短些
D.电荷通过P点时的速度,第二次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一定小些

4.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为一传送装置,其中AB段粗糙,动摩擦因数μ =0.6,长为L =" 0.2" m;BC段光滑,且始末端水平并具有h =" 0.1" m的高度差;DEN是半径为r =" 0.4" 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DN是其竖直直径,C位于DN竖直线上,CD间的距离恰能让小球自由通过。现在左端竖直墙上固定一轻质弹簧,将一个质量m = 0.2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压缩该弹簧至A点后静止释放(小球和弹簧不黏连),小球刚好能沿DEN轨道滑下。求:

(1)小球刚好能通过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压缩的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2)小球到达N点时速度的大小及受到轨道的支持力的大小。
11.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的U型金属框架放置在倾角的绝缘斜面上,该装置处于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质量、电阻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框架上,与框架接触良好,从静止开始沿框架无摩擦地下滑。框架的质量、宽度,框架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若框架固定,求导体棒的最大速度
若框架固定,导体棒从静止开始下滑6m时速度,求此过程回路中产生的热量Q及流过导体棒的电量q
若框架不固定,求当框架刚开始运动时导体棒的速度大小
12.
如图所示,汽缸AB的活塞用硬杆相连,活塞的横截面积SA=2SB,两活塞距离底部均为h,汽缸壁用导热材料做成,此时环境温度为300 K,外界大气压为p0,汽缸B内的压强p2=0.5p0.问:

(I)此时汽缸A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II)若保持汽缸B中的气体温度不变,把汽缸A缓慢加热,加热至温度多高活塞才移动h ?

5.实验题(共2题)

13.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然后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B.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C.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D.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同样距离x,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C
若测得AB间距离为y1BC间距离为y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小球均须由静止释放
D.小球的初速度可通过测量小球的释放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h,之后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
②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B点时动量的差值为Δp2,则应有Δp1:Δp2=1:1
B.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B点时动量的差值为Δp2,则应有Δp1:Δp2=1:2
C.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Ek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能与打在B点时动能的差值为ΔEk2,则应有ΔEk1:ΔEk2=1:1
D.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Ek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能与打在B点时动能的差值为ΔEk2,则应有ΔEk1:ΔEk2=1:3
1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A=2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波的周期为6s
B.在t=0.5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0到t=l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cm
D.在t=5.5s到t=6s,质点M的动能逐渐增大
E.t=0.5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