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砖块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
B.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
C.砖块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
D.细绳受到的拉力逐渐减小 |
2.
如图所示,一铁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垂在桌子的边缘, 细线穿过一光盘的中间孔,手推光盘在桌面上平移, 光盘带动细线紧贴着桌子的边缘以水平速度
匀速运动,当光盘由
位置运动到图中虚线所示的
位置时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此时铁球






A.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
B.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
C.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
D.相对于地面速度大小为![]() |
3.
我国发射“天宫一号”时,先将实验舱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62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T1,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v2。加速度分别为a1、a2,当某次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实验舱上的发动机,使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62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2,这时实验舱的速率为v3,加速度为a3,比较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及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v1>v3 B. v2>v1 C. a3>a2 D. T1> T2

A. v1>v3 B. v2>v1 C. a3>a2 D. T1> T2
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霍尔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的 各个系统中。其中霍尔转速传感器在测量发动机转速时,情景简化如图甲所示,被测量转子的轮齿(具有磁性)每次经过霍尔元件时,都会使霍尔电压发生变化,传感器的内置电路会将霍尔电压调整放大;.输出一个脉冲信号,霍尔元件的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霍尔电压是由于元件中定向移动的载流子受到电场力作用发生偏转而产生的 |
B.乙图中霍尔元件前端电势比后端高 |
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霍尔元件的厚度c越大,产生的霍尔电压越高 |
D.若转速表显示1800r/min,转子上齿数为150个,则霍尔传感器每分钟输出270000个脉冲信号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4题)
7.
如图,方形金属回路固定在水平面上,回路中有一微型电动机,在外力F作用下,回路上方的条形磁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微型电动机工作,现已知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外力F做功WF,磁铁克服磁场力做功W,重力对磁铁做功WG,回路中产生的电能为E,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Q。则


A.从上向下看,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B.W=E |
C.WF+WG=E |
D.WF+WG=E+Q |
8.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有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有不等量的同种电荷。现使A、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量相向运动,不计一切能量损失,碰后返回M、N两点,则

A. 碰撞发生在M、N中点之外
B. 两球同时返回M、N两点
C. 两球回到原位置时动能比原来大些
D. 两球回到原位置时动能不变

A. 碰撞发生在M、N中点之外
B. 两球同时返回M、N两点
C. 两球回到原位置时动能比原来大些
D. 两球回到原位置时动能不变
9.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为两有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三角形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三角形外的磁场(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把粒子源放在顶点A处,它将沿∠A的角平分线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的带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对从A射出的粒子


A.若带负电,![]() ![]() |
B.若带负电,![]() ![]() |
C.若带正电,![]() ![]() |
D.若带正电,![]() ![]() |
10.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吸热
B.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D. 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
E. 该循环过程中,气体吸热

A. 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吸热
B.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D. 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
E. 该循环过程中,气体吸热
4.填空题- (共1题)
11.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 cm,周期为T,已知在t=0时刻波上相距40 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 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E.质点a、质点b的速度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50cm |
B.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 cm |
C.当质点b的位移为+2 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
D.在![]() |
5.解答题- (共3题)
12.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水平,y轴竖直,在第二象限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一长为L的绝缘轻绳一端固定在A(0,4L)点,另一端系一个带负电小球,电荷量大小为
,开始绳刚好水平伸直。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y轴时绳断裂,小球能到达x轴上的B点,B点位置坐标;
(2)假设绳长可以0到4L之间调节,小球依然由原位置静止释放,每次到达y轴绳断裂,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在x轴上的落点与原点间距离最大时,求轻绳的长度及该最大距离。


(1)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y轴时绳断裂,小球能到达x轴上的B点,B点位置坐标;
(2)假设绳长可以0到4L之间调节,小球依然由原位置静止释放,每次到达y轴绳断裂,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在x轴上的落点与原点间距离最大时,求轻绳的长度及该最大距离。
13.
目前雾霾天气仍然困扰人们,为了解决此难题很多环保组织和环保爱好者不断研究。某个环保组织研究发现通过降雨能有效解决雾霾天气。当雨滴在空中下落时,不断与漂浮在空气中的雾霾颗粒相遇并结合为一体,其质量不断增大,直至落地。现将上述过程简化为沿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已知雨滴的初始质量为m,初速度为v0,每个雾霾颗粒质量均为m0,假设雾霾颗粒均匀分布,且雨滴每下落距离h后才与静止的雾霾颗粒碰撞并立即结合在一起。试求:
(1)若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大小。
(2)若不计空气阻力,但考虑重力,求第1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大小。
(3)若初始时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是f,假设空气阻力只与结合体的质量有关。以后每碰撞一次结合体受到的空气阻力都变为碰前的2倍,当第n次碰后结合体的机械能为E,求此过程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E。
(1)若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大小。
(2)若不计空气阻力,但考虑重力,求第1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大小。
(3)若初始时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是f,假设空气阻力只与结合体的质量有关。以后每碰撞一次结合体受到的空气阻力都变为碰前的2倍,当第n次碰后结合体的机械能为E,求此过程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E。
14.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测量粉末状物体的体积。导热性能良好的密闭容器,顶部连接一气压计可测出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容器左端与一个带有活塞的气缸相连,右端有一个小门。把小门开启,将活塞置于图中l位置,记录此时气压计读数po="1.00" atm。把小门封闭,将活塞缓慢推至图中2位置,记录此时气压计读数p1="1.20" atm。此过程中,气缸中气体体积变化△V="0.5" L。然后打开小门,将活塞恢复到l位置,放人待测粉末状物体后封闭小门。再次将活塞缓慢推至2位置,记录此时气压计读数p2=1.25atm。整个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求待测粉末状物体的体积。

6.实验题- (共1题)
15.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他们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如图所示,并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然后保持小车和重物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时要求每次小车都从静止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象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______.
A.s-t B.s-t2 C.s-t-1 D.s-t-2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
A.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D.细线与轨道平面平行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象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______.
A.s-t B.s-t2 C.s-t-1 D.s-t-2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
A.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D.细线与轨道平面平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