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076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6

1.单选题(共3题)

1.
抛物线y=3(x﹣2)2+5的顶点坐标是(  )
A.(﹣2,5)B.(﹣2,﹣5)C.(2,5)D.(2,﹣5)
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1–(x–3)(x+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x1<x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x1<x2<3B.x1<–2<3<x2C.–2<x1<3<x2D.x1<–2<x2<3
3.
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当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2.选择题(共3题)

4.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5.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6.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3.填空题(共5题)

7.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1,0),对称轴为直线 x=1,与 y 轴的交点 B 在(0,2)和(0,3)之间(包括这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当 x>3 时,y<0;②3a+b<0;③﹣1≤a≤﹣;④4acb2<8a
8.
如图,已知函数yax2+bxa>0,b>0)的图象交于点P,点P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
9.
已知点(1,y1)、(﹣2,y2)、(﹣4,y3)都是抛物线y=﹣2ax2﹣8ax+3(a<0)图象上的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____
10.
双曲线y1,y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y1,过y1上的任意一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2于B,交y轴与C,若△AOB的面积为1,则y2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11.
如图,正△ABC 的边长为2,点AB在半径为的圆上,点C在圆内,将正△ABC绕点 A 逆时针旋转,当点 C 第一次落在圆上时,旋转角的正切值为_____.

4.解答题(共7题)

1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8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过点AABx轴,垂足为点A,过点CCBy轴,垂足为点C,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

(1)线段ABBCAC的长分别为AB    BC    AC    
(2)折叠图1中的△ABC,使点A与点C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DE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如图2.
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题.
A:①求线段AD的长;
②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①求线段DE的长;
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以点AP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ax+b的顶点在x轴上,Px1m),Qx2m)(x1x2)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
(1)若a=1.
①当mb时,求x1x2的值;
②将抛物线沿y轴平移,使得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试描述出这一变化过程;
(2)若存在实数c,使得x1c﹣1,且x2c+7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4.
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1,0),(0,).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将抛物线y=﹣x2+bx+c平移,使其顶点恰好落在原点,请写出一种平移的方法及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
15.
某商店以每件2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如果以每件30元销售,那么半月内可售出400件.根据销售经验,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半月内的销售量相应减少20件.如何提高销售单价,才能在半月内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1=﹣2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1,n),B两点.

(1)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点B的坐标;
(2)观察图象,请直接写出满足y≤2的取值范围;
(3)点P是第四象限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若△POB的面积为1,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
17.
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请你用尺规作图将△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8.
请你画出一个以BC为底边的等腰ΔABC,使底边上的高AD=BC.
(1)求tanB和 sinB的值;
(2)在你所画的等腰ΔABC中设底边BC=5米,求腰上的高B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