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在绕地运行的天宮一号实验舱中,宇航员王亚平将支架固定在桌面上,摆轴末端用细绳连接一小球.拉直细绳并给小球一个垂直细绳的初速度,它沿bdac做圆周运动.在a、b、c、d四点时(d、c两点与圆心等高),设在天宫一号实验舱中测量小球动能分别为
、
、
、
,细绳拉力大小分别为
、
、
、
,阻力不计,则( )










A.![]() ![]() ![]() ![]() |
B.若在c点绳子突然断裂,王亚平看到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 |
C.![]() ![]() ![]() ![]() |
D.若在b点绳子突然断裂,王亚平看到小球做平抛运动 |
2.
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
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
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
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
3.
在如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中,原线图电路输入正弦交流电压有效值为
,原线电路中还接有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电阻箱R,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若要使电阻箱消耗的功率最大,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3题)
4.
如图,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
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
(
)滑上传送带,最终滑块又返回至传送带的右端。就上述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 |
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
C.过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 |
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
5.
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左板上电荷量为-Q,板间可看成匀强电场。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从O点以速度
射入板间,v的方向与电场线成θ角,已知油滴的质量为m,测得油滴到达运动轨迹的最高点时,它的速度大小又为v,并恰好垂直打到平行板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滴最后打在左板上 |
B.最高点处(设为N)与O点的电势差为![]() |
C.板间的电场强度![]() |
D.如果两板间距离变小,O到右板的距离不变,则最高点处(设为N)的位置不变 |
6.
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上端接有电阻R,水平条形区域I和II内有相同的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I和II之间无磁场。一电阻不计的导体棒,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现将导体棒由区域I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并穿过两磁场区域,图中能定性描述该过程导体棒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


A.![]() | B.![]() | C.![]() | D.![]() |
3.填空题- (共2题)
7.
(多选)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6 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 在t=5 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 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 s
D. 在4 s<t<6 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E. 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A. 在t=6 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 在t=5 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 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 s
D. 在4 s<t<6 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E. 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8.
以下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正确的有________。
E.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
A.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
B.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如果附着层内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表现为不浸润 |
C.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气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 |
D.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等于液体分子克服分了引力而做的功 |
4.解答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以某一初速度
沿倾角
、高
的固定光滑斜面的最下端向上远动,物块运动到斜面的顶端时的速率为
,如果在斜面中间某一区域设置一段摩擦区,物块与摩擦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块以同样的初速度从斜面的底端向上运动,物块恰好运动到斜面的项端(
,
,
,
)。

(1)求初速度
的大小;
(2)求摩擦区的长度
;
(3)在设置摩擦区后,摩擦区的位置不同,物块以初速度
从斜面底端运动到斜面顶端的时间不同,求物块从斜面底端运动到斜面顶端的最长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求初速度

(2)求摩擦区的长度

(3)在设置摩擦区后,摩擦区的位置不同,物块以初速度

10.
“801所”设计的磁聚焦式霍尔推进器可作为太空飞船的发动机,其原理如下:系统捕获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等离子体(由电量相同的正、负离子组成)经系统处理后.从下方以恒定速率v1,向上射入有磁感应强度为B1、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I内.当栅极MN、PQ间形成稳定的电场后。自动关闭区域I系统(关闭粒子进入通道、撤去磁场B1).区域Ⅱ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右边界是直径为D、与上下极板相切的半圆(圆与下板相切于极板中央A).放在A处的放射源能够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速度大小相等的氙原子核,氙原子核经过该区域后形成宽度为D的平行氙粒子束,经过栅极MN、PQ之间的电场加速后从PQ喷出.在加速氙原子核的过程中探测器获得反向推力(不计氙原子核、等离子体的重力.不计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与相对论效应).已知极板长RM=2D,栅极MN和PQ间距为d,氙原子核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求:

(1)当栅极MN、PQ间形成稳定的电场时,其电场强度E多大.
(2)氙原子核从PQ喷出时的速度大小v2.
(3)因区域Ⅱ内磁场发生器故障,导致区域Ⅱ中磁感应强度减半并分布在整个区域Ⅱ中,求能进入区域I的氙原子核占A处发射粒子总数的百分比.

(1)当栅极MN、PQ间形成稳定的电场时,其电场强度E多大.
(2)氙原子核从PQ喷出时的速度大小v2.
(3)因区域Ⅱ内磁场发生器故障,导致区域Ⅱ中磁感应强度减半并分布在整个区域Ⅱ中,求能进入区域I的氙原子核占A处发射粒子总数的百分比.
5.实验题- (共1题)
11.
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在研制定型及生产中需通过风洞试验模拟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环境,获取实验数据。在一个风洞实验室中,一架飞机模型用弹性片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30N;当有风吹过时,飞机仍静止不动,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F的大小与风速
关系的实验数据;


(1)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框可知:飞机受到的风为方向___(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风力大小随若风速的增大而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以上数据、通过分析推理写出风力F与风速
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框可知:飞机受到的风为方向___(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风力大小随若风速的增大而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以上数据、通过分析推理写出风力F与风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