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074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0

1.选择题(共6题)

1.

与80°E经线相对的经线是(    )

2.

印度在发展农业上大力推行的“绿色革命”是指                                                        

3.

印度在发展农业上大力推行的“绿色革命”是指                                                        

4.

遵纪守法,既是公民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

5.

遵纪守法,既是公民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

6.

计算2a-3(a-b)的结果是(  )

2.单选题(共14题)

7.
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t则它运动时间为(  )
A.B.C.D.
8.
用长短不同、材料相同的同样粗细的绳子各拴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两个小球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易断
B.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短绳易断
C.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长绳易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
A.线速度B.角速度C.向心加速度D.向心力
10.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值.当汽车的速率加大到原来的二倍时,若使车在地面转弯时仍不打滑,汽车的转弯半径应(   )
A.增大到原来的二倍B.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减小到原来的四分之D.增大到原来的四倍
11.
两个点电荷的质量分别为m1m2,带异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Q2,相距为d,只在库仑力作用下(不计万有引力)各自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总动能为
A.B.C.D.
12.
用绝缘柱支撑着贴有小金属箔的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它们下部的并列平行双金属箔是闭合的。现将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发现金属箔都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
A.导体B下部的金属箔感应出负电荷
B.导体A下部的金属箔感应出正电荷
C.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都感应出负电荷
D.导体A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
13.
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从A板向B板运动,当到达B极板时速度为v,保持两板间电压不变,则(  )
A.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v增大
B.当减小两板间距离时,v增大
C.当改变两板间距离时,v不变
D.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不变
14.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等势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点电势为фab点电势为ф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场强方向一定向上,且电势фa>фb
B.粒子一定是从ab运动的,且电势фa<фb
C.场强方向一定向下,且电势фa>фb
D.粒子可能是从ba运动的,且电势фa>фb
15.
如图所示,带电导体Q靠近一个接地的空腔导体,空腔内无电荷。则在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不为零的是
A.空腔导体外表面的电量
B.空腔导体内表面的电量
C.空腔导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场强
D.空腔导体内任意一点的电势
16.
测定压力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为固定电极,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连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待测压力增大时(    )

A. 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B. 电阻中没有电流
C. 电阻中有从流向的电流 D. 电阻中有从流向的电流
17.
真空中两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B(均可看做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它们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间静电力大小为F。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绝缘金属小球CA接触,然后移开C,此时AB球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A.2FB.FC.D.
18.
在真空中有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离该点电荷距离为r0的一点,引入一电量为q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则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场强大小为
A.B.C.D.
19.
如图所示为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C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强弱不同
B.这两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同种电荷
C.这两点电荷一定是不等量异种电荷
D.C点与D点的电势不同
20.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AD边和BC边的中点M和N各放一个点电荷,它们分别带等量的正、负电荷。E、F是AB边和CD边的中点,P、Q两点在MN的连线上,MP=QN.对于E、F、P、Q四点,其中电场强度相同且电势相等的两点是 (    )
A.E和FB.P和Q
C.A和BD.C和D

3.多选题(共4题)

21.
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没有加速度的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
22.
如图所示,长0.5m的轻质细杆,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3kg的小球,另一端由电动机带动,使杆绕O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速率为2m/s。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6N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杆的压力大小是6N
C.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24N
D.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54N
23.
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的物体,当竖直方向的分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分位移相等时(  )
A.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
B.瞬时速度大小vt=
C.运动的时间t=
D.位移大小等于s=
24.
如图所示,初速为零的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偏转,离开偏转电场时侧向位移是y,偏转板间距离为d,偏转电压为U2,板长为l。为了提高偏转灵敏度(每单位偏转电压引起的侧向位移即y/U2),可采用下面哪些办法
A.增大偏转电压U2
B.增大板长l
C.减小板间距离d
D.增大加速电压U1

4.填空题(共1题)

25.
如图所示,在平行金属带电极板MN电场中将电荷量为-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M板,电场力做负功8×10-4 J,把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N板,电场力做正功为4×10-4 J,N板接地。则

(1)A点的电势=________________
(2)MN等于__________

5.解答题(共5题)

26.
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当u=U0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1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则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多少?
(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U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27.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取10m/s2),求:

(1)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的水平距离;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8.
将一个质量m=2.0kg的小球从离地面h=15m高的地方水平抛出,抛出时小球的速度v0=10m/s,忽略空气对小球的阻力。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29.
示波器中的示波管对电子的偏转是电偏转,小明同学对这种偏转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研究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和电子所受重力均可忽略不计。

(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偏转极板的长度为l,板间距为d,极板间的偏转电压为U,在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极板右端到竖直荧光屏MN的距离为b,荧光屏MN与两极板间的中心线O1O1垂直。电子以水平初速度v0从两极板左端沿两极板间的中心线射入,忽略极板间匀强电场的边缘效应,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求电子打到荧光屏上时沿垂直于极板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
(2)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已知U=2.0×102V,d=4.0×10-2m,m=9.1×10-31kg,e=1.6×10-19C,重力加速度g=10m/s2
(3)极板间既有静电场,也有重力场。电场力反映了静电场各点具有力的性质,请写出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在重力场中建立“重力场强度”EG的概念。
30.
如图所示,真空中相距d=10cm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板接地(电势为零)。A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将一个质量m=2.0×10-27kg,电量q=+1.6×10-19C的带电粒子从紧临B板处释放,不计重力。求:

(1)在t=0时刻释放该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
(2)A板电势变化周期T多大时,在t=T/4到t=T/2时间内从紧临B板处无初速释放该带电粒子,粒子不能到达A板。

6.实验题(共1题)

31.
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①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 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 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②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
B. 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 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③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④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lP1P2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P2P2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小球运动到P2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