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训练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50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4

1.单选题(共4题)

1.
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
A.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mg2t2
B.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增量的大小为2gt
C.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
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mg2t2
2.
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 。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   )

A. 水平推力F1、F2大小可能相等
B. 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C. 合外力对 a 物体的冲量大于合外力对 b 物体的冲量
D. 摩擦力对 a 物体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 b 物体做的功
3.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GMmB.GMm
C.D. 
4.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A用竖立在地面上的绝缘杆支撑,带正电的小球B用绕过A球正上方的定滑轮的绝缘细线拉着,开始时A、B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处于静止,不计两个小球的大小。现用手拉细线使小球B缓慢向上移动,小球B在向上移动过程中A、B两球的带电量保持不变,不计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在B球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  )

A. A、B两球间的距离在减小
B. 小球B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
C. 细线上的张力一直增大
D. 细线上的张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2.多选题(共4题)

5.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3m和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A的速度为vA的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运动的距离为
B.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C.恒力F的大小为5mgsin θ+3ma
D.当A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
6.
一汽车在水平平直路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P运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汽车最终做匀速运动。汽车运动速度的倒数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0B.阻力大小为
C.汽车的质量为D.汽车的质量为
7.
如图,竖直环A半径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档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有一小球C,A、B、C的质量均为m.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小球会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不计小球与环的摩擦阻力),最低点瞬时速度必须满足
A.最小值B.最大值C.最小值D.最大值
8.
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是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bcdabbc,2abcdbc=2l,电场方向与四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24 V,b点电势为28 V,d点电势为12 V。一个质子(不计重力)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bc成45°,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电势为20 VB.质子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
C.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cD.质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8 eV

3.解答题(共2题)

9.
细管AB内壁光滑、厚度不计,加工成如图所示形状,长L=0.8 m的BD段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B端与半径R=0.4 m的光滑圆弧轨道BP平滑连接,CD段是半径R=0.4 m的圆弧,AC段在水平面上,管中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ma=6 m,mb=2 m。开始b球静止,a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b球发生弹性碰撞之后,b球能够通过轨道最高点Pa球则滑回AC段从细管的A点滑出。求:(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1)若v0=4 m/s,碰后ab球的速度大小;
(2)若v0未知,碰后a球的最大速度;
(3)若v0未知,v0的取值范围。
10.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20m/s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2kg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关系,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v1=10m/s,且落地前球已经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2)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4.实验题(共2题)

11.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mm.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在调节好导轨水平的条件下,试验中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0.50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2.0×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
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_____和_____(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和________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物体得出的加速度a与力F之间的关系图线,分析图线可知________

①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
②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
③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
④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12.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垫高适当,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小车加速度a/ms-2
0.77
0.38
0.25
0.19
0. 16
小车质量m/kg
0.20
0.40
0.60
0.80
1. 00
 
为了验证猜想,请在下列坐标系中作出最能直观反映am之间关系的图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