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2.
一艘帆船在静止中由于风力的推动作匀速航行,已知风速为v1,航速为v2(v1>v2),帆面的截面积为S,空气的密度为
,则帆船在匀速前进时帆面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3.
如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1、q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 )


A.q1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q2在B点的电势能 |
B.q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2在B点的电势能 |
C.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 |
D.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 |
2.多选题- (共7题)
4.
用 m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 )
A. 同步卫星内的仪器不受重力
B.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 地球对同步卫星万有引力大小为
D. 同步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为

A. 同步卫星内的仪器不受重力
B.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 地球对同步卫星万有引力大小为

D. 同步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为

6.
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s;,则正确的是

E. 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A.波的周期为2.4s |
B.波速为10m/s |
C.在t=0.9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
D.从t=0.6s起的0.4s内,P点经过的路程为0.4m |
7.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两个极板为A、B,B板接地,A板带电量+Q,板间电场有一固定点P,若将B板固定,A板下移一些,或将A板固定,B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下移时,![]() ![]() |
B.A板下移时,![]() ![]() |
C.B板上移时,![]() ![]() |
D.B板上移时,![]() ![]() |
8.
两水平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板长为L间距d,在距板右端2L处有一竖直光屏,D为理想二极管。让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O 以水平速度
射入板间,粒子飞出电场后垂直打在屏上。则



A.电场强度大小为3mg/q |
B.质点在板间运动的过程中与它从板右端运动到屏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相同 |
C.若仅将滑片P下移,再让该粒子从O点以![]() |
D.若仅将板间距增大,再让该粒子从O点以![]() |
9.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为两有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三角形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三角形外的磁场(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把粒子源放在顶点A处,它将沿∠A的角平分线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v0=
,则粒子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为
B. 若v0=
,则粒子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为
C. 若v0=
,则粒子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
D. 若v0=
,则粒子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

A. 若v0=


B. 若v0=


C. 若v0=


D. 若v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 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其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为零
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B.气体的温度升高,个别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可能减小 |
C.对于一定种类的大量气体分子,在一定温度时,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 |
D.若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一定质量气体温度升高、压强降低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
3.解答题- (共3题)
11.
一根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在O点有一个能测量绳的拉力大小的力传感器,让小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传感器测出拉力F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在最低点A的速度vA=6m/s,g=9.8m/s2,取π2=g,求:小球的质量m和轻绳的长度L。

12.
两平行金属板A、B间距离为d,两板间的电压UAB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变化周期为T=6秒,在t=0时,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板从静止起向B板运动,并于t=2T时刻恰好到达B板,求:

(1)若该粒子在t=T/6时刻才从A板开始运动,那么,再经过2T时间,它将运动到离A板多远的地方?
(2)若该粒子在t=T/6时刻才从A板开始运动,那么需再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B板,

(1)若该粒子在t=T/6时刻才从A板开始运动,那么,再经过2T时间,它将运动到离A板多远的地方?
(2)若该粒子在t=T/6时刻才从A板开始运动,那么需再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B板,
13.
如图所示, A、 B 气缸长度均为 L,横截面积均为 S,体积不计的活塞C 可在 B 气缸内无摩擦地滑动, D 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起初阀门关闭, A 内有压强2P1的理想气体, B 内有压强P1/2的理想气体,活塞在 B 气缸内最左边,外界热力学温度为T0。阀门打开后,活塞 C 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不计两气缸连接管的体积。求:

(1).活塞 C 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 B 中气体的压强;
(2).若平衡后外界温度缓慢降为0.50T0,气缸中活塞怎么移动?两气缸中的气体压强分别变为多少?

(1).活塞 C 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 B 中气体的压强;
(2).若平衡后外界温度缓慢降为0.50T0,气缸中活塞怎么移动?两气缸中的气体压强分别变为多少?
4.实验题- (共2题)
14.
某同学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s1=1.20cm,s2=1.80cm,s3=2.40cm,s5=3.60cm,s6=4.20cm,由于粗心把一滴墨水滴在了s4的位置,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请根据现有数据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2)计数点3与计数点4的间距s4=______cm。

(1)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2)计数点3与计数点4的间距s4=______cm。
15.
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
,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0”挡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1所示。以下是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然后断开两表笔
b.旋转选择开关至交流电压最大量程处(或“OFF”档),并拔出两表笔
c.将选择开关旋到“×1”挡
d.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挡
e.将选择开关旋到“×1k”挡
f.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阻值Rx,断开两表笔
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
(2)重新测量后,指针位于如图2所示位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Ω。
(3)如图3所示为欧姆表表头,已知电流计的量程为Ig=100μA,电池电动势为E=1.5V,则该欧姆表的内阻是______kΩ,表盘上30μA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值是______kΩ。

(4)为了较精确地测量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y,采用如图4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可调且能直接读出。闭合电键,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R,记录相应的R和多用电表读数I,得到
的关系如图5所示。不计此时多用电表的内阻。则
=______Ω,电源电压U=______V。
(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然后断开两表笔
b.旋转选择开关至交流电压最大量程处(或“OFF”档),并拔出两表笔
c.将选择开关旋到“×1”挡
d.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挡
e.将选择开关旋到“×1k”挡
f.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阻值Rx,断开两表笔
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
(2)重新测量后,指针位于如图2所示位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Ω。
(3)如图3所示为欧姆表表头,已知电流计的量程为Ig=100μA,电池电动势为E=1.5V,则该欧姆表的内阻是______kΩ,表盘上30μA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值是______kΩ。

(4)为了较精确地测量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y,采用如图4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可调且能直接读出。闭合电键,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R,记录相应的R和多用电表读数I,得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