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届高三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47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8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倒数随位移的变化关系,该图中斜线部分面积S表示t1-t2过程中质点运动的 (   )
A.位移
B.平均速度
C.时间
D.加速度
2.
如图所示,A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物块B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现使物块Bt=0时由静止释放,并同时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Fkt的垂直于斜面的作用力。vfaE分别表示物块的速度、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物块的加速度和机械能,则下列描述vfa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一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 表示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 表示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速度方向与上游成角,小船恰好能够沿直线到达正对岸的A点。若变小,要保证小船仍到达正对岸且时间不变,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变小,变小
B.变大,变小
C.变大,变大
D.变小,变大
4.
一自行车静止在地面上,现让后轮以一定的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轮胎边缘有两个泥土颗粒A、B,同时从同一高度被甩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颗粒被甩出瞬间速度大小与在轮胎上运动时相等,速度方向沿轮胎切线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颗粒落地瞬间速度大小不等
B.两颗粒落地瞬间速度方向相同
C.ω越大,两颗粒落地时间差Δt越小
D.ω越大,两颗粒落地点的距离Δs不变
5.
如图所示,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b部分水平,长度为2Rbc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与b点。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的外力作用,自a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从a处至其运动轨迹的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  
A.
B.
C.
D.
6.
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极地轨道卫星,它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区的上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观测和应用的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都采用这种轨道如图,若某颗极地轨道卫星从北纬45°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首次运行到南纬45°的正上方用时45分钟,则(  )
A.该卫星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
B.该卫星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1:4
C.该卫星加速度与同步卫星加速度之比为2:1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7.
在地面上插入一对电极MN,将两个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大地中形成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恒定电场的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场强比Q点场强大
B.P点电势比Q点电势高
C.电子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电势能大
D.电子沿直线从NM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变大

2.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拉力F稍稍增大情况下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拉力F平衡
B.物体可能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C.稍增大拉力F,物体受到的合力增大
D.稍增大拉力F,但物体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
9.
如图,点Oac在同一水平线上,c点在竖直细杆上。一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水平伸直(无弹力)时,另一端恰好位于a点,在a点固定一光滑小圆环,橡皮筋穿过圆环与套在杆上的小球相连。已知bc间距离小于cd间距离,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其弹力跟伸长量成正比。小球从b点上方某处释放,第一次到达bd两点时速度相等,则小球从b第一次运动到d的过程中(  )
A.在c点速度最大
B.在c点下方某位置速度最大
C.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一定大于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在bc两点,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
10.
一小球A套在粗糙的细杆上,细杆以一定的倾角绕竖直轴oy做匀角速度转动,角速度为ω1,杆对小球的正压力为N1(小球与杆相对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此状态下摩擦力为零。现让角速度变为ω2,小球仍与杆相对静止,杆对小球的正压力为N2,小球受到沿杆向下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ω1<ω2
B.ω1>ω2
C.N1 < N2
D.N1 = N2

3.解答题(共4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0.2kg的小球套在固定的光滑圆环上,圆环的圆心为O,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圆心,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小球和圆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B、C分别为圆环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静止于圆环上A点且恰好与圆环间无相互作用,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θ=60o.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40N/m,原长l0=0.6m,g10m/s2.

(1)求水平力F的大小;
(2)撤掉F,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3)若圆环粗糙,撤掉F同时使小球获得大小为5m/s的速度,小球运动到最高点C处对轨道的压力为6N,求此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12.
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长为L=4m,上表面距地面高度为h=5m,以一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左端静止释放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经一段时间从传送带右端水平飞出,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4m,物块在离开传送带前,已经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求

(1)传送带的速度v
(2)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
(3)若μ=0.4,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线ab下方有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竖直向下,ab的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中有一内、外半径分别为R的半圆环形区域,两半圆与ab的交点分别为MN、CD。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在电场中P点静止释放,由M进入磁场,从N点第1次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

(1)求粒子从PM所用的时间t
(2)改变粒子静止释放位置(仍在线段PM上),要使粒子能够到达C点,求释放位置距M点的距离x
(3)若粒子从与P同一水平线上的Q点水平射出,能由M进入磁场,始终在环形区域中运动,且所用的时间最少,求粒子在Q时速度的大小。
14.
如图所示(俯视图),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质量为m,总电阻为R,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虚线MN左侧存在一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线圈有一半处在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线圈与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求

(1)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
(2)0-t0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热量(t0时刻线圈仍处于静止状态);
(3)从0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线圈开始滑动。

4.实验题(共1题)

15.
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 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