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恒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045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3

1.单选题(共4题)

1.
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伽利略手稿中记录了一组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及逻辑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各式哪一个是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
A.B.
C.D.
2.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橡皮绳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ABC=6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己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B.C.D.2 F
3.
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小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M所受轻绳拉力与重力的总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
C.绳对m做的功大于m动能的增加
D.轻绳对M做的功大于轻绳对m做的功
4.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个球分别以大小为=1m/s、=2m/s的速度做相向运动,碰撞后两球粘在一起以0.5 m/s的速度向左运动,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1:1B.1:2C.1:3D.2:1

2.多选题(共4题)

5.
2017年8月28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该双星系统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得圆周运动的周期T极其缓慢地减小,双星的质量m1与m2均不变,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则下列关于该双星系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中子星自转角速度相同,在合并前约100s时
B.合并过程中,双星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
C.双星的线速度逐渐增大,在合并前约100s时两颗星速率之和为9.6×106 π m/s
D.合并过程中,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大
6.
某条直线电场线上有O、A、B、C四个点,相邻两点间距离均为d,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电场强度方向建立x轴,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O点由静止释放,仅考虑电场力作用.则
A.若O点的电势为零,则A点的电势为
B.粒子A到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粒子运动到B点时动能为
D.粒子在OA段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C段电势能变化量
7.
如图所示,扇形区域AOB内存在有垂直平面向内的匀强磁场,OA和OB互相垂直是扇形的两条半径,长度为R.一个带电粒子1从A点沿AO方向进入磁场,从B点离开,若与该粒子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2以同样的速度从C点平行AO方向进入磁场,C到AO的距离为R/2,则
A.1粒子从B点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沿OB方向
B.粒子带负电
C.2粒子仍然从B点离开磁场
D.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3:2
8.
磁流体发电机是一种把物体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低碳环保发电机,下图为其原理示意图,平行金属板C、D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束等离子体(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水平喷入磁场,两金属板间就产生电压。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一半,与开关 串联接在C、D两端,已知两金属板间距离为d,喷入气流的速度为v,磁流体发电机的电阻为r(R0 < r < 2R0)。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 )

A. 金属板C为电源负极,D为电源正极
B.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一直增大
C. 电阻R0消耗功率最大值为
D. 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最大值为

3.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一长木板斜靠在竖直墙上的A点,其与水平面夹角为53°,另一个同样材料的长木板斜靠在竖直墙上的B点,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两长木板底端都在C点处.C点距竖直墙的距离L=2.4m(己知sin53°=0.8,cos53°=0.6)

(1)若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经多长时间到达最低点C?
(2)若将同一粗糙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两点静止释放,小滑块经过相同时间运动到C点.求: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10.
如图所示,在O≤x≤2m的区域内存在着沿轴方向的匀强电场E,E在轴方向区域足够大.有一个比荷为带正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从O点出发,以的初速度字沿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经过点A(2,-0.75)离开电场.在第四象限垂直于轴的边界MN右侧的区域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M点的坐标为(4.2,0).粒子进入磁场后,又穿过边界MN离开磁场.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满足条件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3)若磁感应强度保持(2)中的最小值,将磁场区域改成圆形,为了使粒子能垂直击中轴上点G,求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11.
如图所示,在匝数N=100匝、截面积S=0.02m2的多匝线圈中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0,B0均匀变化。两相互平行、间距L=0.2m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线圈通过开关S与导轨相连。一质量m=0.02Kg、阻值R1=0.5Ω的光滑金属杆锁定在靠近导轨上端的MN位置,M、N等高.一阻值R2=0.5Ω的定值电阻连接在导轨底端。导轨所在区域存在垂直于斜面向上的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光滑且足够长,线圈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1)闭合开关S时,金属杆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为0.4N,请判断磁感应强度B0的变化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并求出磁感应强度B0的变化率
(2)断开开关S,解除对金属杆的锁定,从MN处由静止释放,求金属杆稳定后的速度以及此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

4.实验题(共1题)

12.
(1)一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过程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线。
B.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O点的位置和___________.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____,并记录两个细绳的方向.
(2)在(1)问中,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cosβ:cosα=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