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填空题- (共2题)
3.解答题- (共8题)
12.
周末,甲、乙两名大学生骑自行车去距学校6000米的净月潭公园.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以a米/分的速度匀速行驶.出发4.5分钟时,甲同学发现忘记带学生证,以1.5a米/分的速度按原路返回学校,取完学生证(在学校取学生证所用时间忽略不计),继续以返回时的速度追赶乙.甲追上乙后,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前往净月潭.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始终不变.设甲、乙两名大学生距学校的路程为s(米),乙同学行驶的时间为t(分),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a、b的值.
(2)求甲追上乙时,距学校的路程.
(3)当两人相距500米时,直接写出t的值是 .
(1)求a、b的值.
(2)求甲追上乙时,距学校的路程.
(3)当两人相距500米时,直接写出t的值是 .

13.
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C(2,8).
(1)求k和m的值;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
(3)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一点,当四边形OPBA的面积为10时,求P 点的坐标.


(1)求k和m的值;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
(3)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一点,当四边形OPBA的面积为10时,求P 点的坐标.

14.
如图,分别以△ABC的两边AB和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NMB和正方形ACDE,NC、BE交于点P.
探究:试判断BE和CN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应用:Q是线段BC的中点,若BC=6,则PQ= .
探究:试判断BE和CN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应用:Q是线段BC的中点,若BC=6,则PQ=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