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期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990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9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形容器,其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A点在左边的内壁上,C点在右边的内壁上,从容器的边缘向着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及OABC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则(  )
A.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A
B.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B
C.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C
D.一定不能垂直打在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
2.
如图所示是一种清洗车辆用的手持喷水枪.设枪口截面积为0.6 cm2,喷出水的速度为 20 m/s (水的密度为1×103 kg/m3).则水枪工作时的功率约为
A.250 WB.300 WC.350 WD.400 W
3.
有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粒子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5q和-q,质量分别为5mm,两者相距L,它们之间除了相互作用的电场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若要保持AB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且速率均不为零,则关于这两个粒子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速率相同
B.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周期相同
C.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不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
4.
如图所示为吹风机的工作电路图,其中MA分别为电动机和电阻丝,且rm为吹风机的内阻、R为电阻丝A的电阻.已知该吹风机有两个挡位,电源电压恒为220 V,低挡消耗的电功率为120 W,高挡消耗的电功率为1 000 W.则下列关于对该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两电键均闭合时吹风机为低挡位
B.rMΩ
C.R=55 Ω
D.低挡位时,电阻丝每秒产生的焦耳热为880 J
5.
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BC,小球A所带电荷量为10Q,小球B所带电荷量为-Q,小球C不带电,将AB两小球固定,相距r,此时AB两小球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然后让小球C反复与AB两小球多次接触,最后移去小球C后,则AB两小球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A.FB.10FC. FD. F

2.多选题(共4题)

6.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在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做出小球所受弹力F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当x=h+x0,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
B.最低点的坐标为x=h+2x0
C.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大于2mg
D.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mgh
7.
物体A做平抛运动,以物体被抛出的位置为原点O,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沿两坐标轴分别放置两个光屏。两束平行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物体A 在两个光屏上分别留下物体的两个“影子”的坐标分别为xy,则图中两个影子的坐标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8.
与嫦娥1号、2号月球探测器不同,嫦娥3号是一次性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高的圆轨道Ⅰ(不计地球对探测器的影响),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距月球15km的近月点B、距月球100km的远月点A的椭圆轨道Ⅱ,如图所示,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3号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速度
B.探测器沿轨道Ⅰ运动过程中,探测器中的科考仪器对其支持面没有压力
C.探测器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D.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
9.
如图甲所示,有一绝缘圆环,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圆环平面与竖直平面重合.一光滑细杆沿垂直圆环平面的中心轴线穿过,细杆上套有一质量为m=10 g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所带电荷量q=5.0×104 C.小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其沿细杆由C点经B点向A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图象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杆上O点右侧,B点场强最大,场强大小为E=1.2 V/m
B.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 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降低
C.CB两点间的电势差UCB=0.9 V

3.解答题(共4题)

10.
如图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传送带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6.0kg的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的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使传送带上表面以u=2.0m/s匀速运动。传送带的右边是一半径R=1.25m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质量m=2.0kg的物块B圆弧的最高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轴之间的距离l=4.5m。设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静止,物块BA发生碰撞后被弹回,物块AB的速度大小均等于B的碰撞前的速度的一半。取g=10m/s2。求:

(1)物块B滑到圆弧的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2)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物块A再回到平衡位置时弹簧都会被立即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求物块B经第一次与物块A碰撞后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11.
暑假里,小明去游乐场游玩,坐了一次名叫“摇头飞椅”的游艺机,如图所示,该游艺机顶上有一个半径为4.5m的“伞盖”,“伞盖”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下面的悬绳转动,其示意图如图所示。“摇头飞椅”高O1O2=5.8m,绳长5m。小明挑选了一个悬挂在“伞盖”边缘的最外侧的椅子坐下,他与座椅的总质量为40kg。小明和椅子的转动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圆周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伞盖”保持在水平面内稳定旋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g取10m/s2,sin=0.6, cos=0.8,在此过程中,求:

(1)座椅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
(2)小明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3)小明随身带的玻璃球从座椅上不慎滑落,求落地点与游艺机转轴(即图中O1点)的距离。
12.
2017年9月12日晚上11时58分,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此次试验将中国太空交会对接的两天的准备时间缩短至6.5小时,为中国太空站工程后续研制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图是“天舟”与“天宫”对接过程示意图,已知“天舟1号”与“天宫2号”成功对接后,组合体沿圆形轨道运行。经过时间t,组合体绕地球转过的角度为θ,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求

(1)地球质量M
(2)组合体运动的周期T
(3)组合体所在圆轨道离地面高度H
13.
如图(a)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极板间电压为UAB=1125V,板中央有小孔OO′.现有足够多的电子源源不断地从小孔O由静止进入AB之间.在B板右侧,平行金属板MNL1=4×10-2m,板间距离d=4×10-3m,在距离MN右侧边缘L2=0.1m处有一荧光屏P,当MN之间未加电压时电子沿M板的下边沿穿过,打在荧光屏上的O″并发出荧光.现给金属板MN之间加一个如图(b)所示的变化电压u1,除了t=0.4n s  (n =1,2,3…)时刻,N板电势均高于M板.已知电子质量为me=9.0×10−31kg,电量为e=1.6×10-19
A.

(1)每个电子从B板上的小孔O′射出时的速度多大?
(2)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范围是多少?
(3)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4.实验题(共3题)

14.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作出-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15.
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细绳要适当长些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 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6.
如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 mm;如图乙所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___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