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973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2

1.单选题(共12题)

1.
在实数,有理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下列结论:①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无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③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3.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1),B(2,-1),若点C到y轴的距离为m,点D到x轴的距离为n,则m和n分别为(  )

A. 4,3 B. 3,4 C. 1,2 D. 1,3
4.
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两条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
A. 2 B. 4   C. 6   D. 8
5.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
A.3cmB.11cmC.7cmD.15cm
6.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B.∠BAC=∠DACC.∠BCA=∠DCAD.∠B=∠D=90°
7.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E∥AB交BC于点E,OF∥AC交BC于点F,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8.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B.∠BCA=∠DCA
C.∠BAC=∠DACD.∠B=∠D=90°
9.
如图,锐角△ABC的高AD、BE相交于F,若BF=AC,BC=7,CD=2,则AF的长为()
A.2B.3C.4D.5
10.
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等于下列各组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1,B.C.0.2,0.3,0.4D.
11.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12cm,BC=16cm如图,现将直角边AC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DE等于(  )
A.6cmB.8cmC.10cmD.14cm
12.
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判定的是(   )
A.B.
C.D.

2.选择题(共1题)

13.如图,把一个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23°,那么∠1的度数是{#blank#}1{#/blank#}

3.填空题(共5题)

14.
比较大小:____(填“>”或“<”).
15.
如果点P1(-a,3)和P2(1,b)关于y轴对称,则经过原点和点A(a,b)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16.
如图,△ABC中,∠C=90°,BD平分∠ABC,DC=4,AB=10,则△DAB的面积为_____.
17.
如图,在△ABC中,∠B=90°,∠BAC=60°,AB=5,D是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并且∠D=15°,则CD的长为___________.
18.
如图,△ABC、△ADE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点.若BD=CD=CE,∠ADC+∠ACD=114°,则∠DFC的度数为______.

4.解答题(共6题)

19.
计算:(-1)2 015-(π-)0+|-5|× -.
20.
现有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两容器的进、出水速度不变,先打开乙容器的进水管,2分钟时再打开甲容器的进水管,又过2分钟关闭甲容器的进水管,再过4分钟同时打开甲容器的进、出水管.直到12分钟时,同时关闭两容器的进、出水管.打开和关闭水管的时间忽略不计.容器中的水量y(升)与乙容器注水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甲容器的进、出水速度;
(2)甲容器的进、出水管都关闭后,是否存在两容器的水量相等?若存在,求出此时的时间.
21.
作图题.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P,向A村B村供水.
(1)若要使厂部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则厂部P应选在哪里?在图①中画出;
(2)若要使厂部到A、B两村的输水管长度之和最小,则厂部P应选在什么地方?在图②中画出.(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但要写结论)
22.
如图,一个上底和下底都是等边三角形的盒子,等边三角形的高为70 cm,盒子的高为240 cm,M为AB的中点,在M处有一只飞蛾要飞到E处,它的最短行程是多少?
23.
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是AD上任意一点.
(1)如图1,连接BE、CE,问:BE=CE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BAC=45°,BE的延长线与AC垂直相交于点F时,问:EF=CF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24.
如图所示,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
(1)求证:△ABC≌△DEF;
(2)如果GF=4,求GC的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