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2.
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0.2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从t=0.10s到t=0.20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4m |
B.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
C.在t=0.25s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方向 |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
3.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
B.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形成的波也立即停止传播 |
C.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
D.波源振动越快,波的速度越大 |
4.
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
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为
时刻的波形图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m/s |
D.![]() ![]() |
5.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


A.此时质点5正向上运动 |
B.此时质点9正向下运动 |
C.周期为![]() ![]() |
D.周期为![]() ![]() |
6.
机械波能发生明显的干涉与衍射,这是因为
A.频率相近的两列波的叠加会发生干涉 |
B.波速相同的两列波的叠加会发生干涉 |
C.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接近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 |
D.波速越小越容易发生衍射 |
2.选择题- (共1题)
7.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
实验人员 | 操作 | ||||
取材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压片 | |
甲 | 根尖1~3mm处 | ﹣ | + | + | + |
乙 | 根尖1~3mm处 | + | ﹣ | + | + |
丙 | 根尖5~7mm处 | + | + |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3.多选题- (共3题)
8.
如图所示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P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圆表示波峰,已知波源的频率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者在图中A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 |
B.观察者在图中A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小于![]() |
C.观察者在图中B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 |
D.观察者在图中B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小于![]()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但并非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
C.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条纹,是因为玻璃三棱镜吸收了白光中的一些色光 |
D.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
10.
图为两列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M为绳上x=0.2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波的传播速度![]() ![]() |
B.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
C.质点M距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不会超过20cm |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的3/4周期,M将位于波峰 |
4.解答题- (共2题)
11.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物体A连接。物体A又与一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绳另一端悬挂着物体B,B的下面又挂着物体C,A、B、C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B和C之间的绳子,则A和B将做简谐运动。已知物体A质量为3m,B质量为2m,C质量为m。试求:
(1)A和B振动的振幅;
(2)振动过程中,绳对物体B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
(3)若选定弹簧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求振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A和B振动的振幅;
(2)振动过程中,绳对物体B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
(3)若选定弹簧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求振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5.实验题- (共1题)
1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 (用L、n、t 表示)。
(3)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乙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D.图线a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
(4)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Y,作出
图线,如图丙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
)、B(
),可求得g= ______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______ 的(选项“偏大”、“偏小”或“不变”)。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 (用L、n、t 表示)。
(3)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D.图线a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
(4)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Y,作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