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49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0

1.单选题(共6题)

1.
有一秒摆,摆球带负电。若把该单摆放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做小角度摆动,则
A.振动周期为1s
B.振动周期小于1s
C.振动周期小于2s
D.振动周期为2s
2.
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0.2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从t=0.10s到t=0.20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4m
B.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C.在t=0.25s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方向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3.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B.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形成的波也立即停止传播
C.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D.波源振动越快,波的速度越大
4.
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为时刻的波形图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时刻,平衡位置为x=2m处的质点具有沿+x方向的速度
B.时刻,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具有沿+y方向的速度
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m/s
D.时刻的波形一定与时刻相同
5.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
A.此时质点5正向上运动
B.此时质点9正向下运动
C.周期为,波速为
D.周期为,波速为
6.
机械波能发生明显的干涉与衍射,这是因为
A.频率相近的两列波的叠加会发生干涉
B.波速相同的两列波的叠加会发生干涉
C.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接近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
D.波速越小越容易发生衍射

2.选择题(共1题)

7.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

实验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根尖1~3mm处

+

+

+

根尖1~3mm处

+

+

+

根尖5~7mm处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3.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P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圆表示波峰,已知波源的频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者在图中A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
B.观察者在图中A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小于
C.观察者在图中B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
D.观察者在图中B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小于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但并非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条纹,是因为玻璃三棱镜吸收了白光中的一些色光
D.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10.
图为两列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M为绳上x=0.2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波的传播速度比乙波的传播速度
B.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C.质点M距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不会超过20cm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的3/4周期,M将位于波峰

4.解答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物体A连接。物体A又与一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绳另一端悬挂着物体BB的下面又挂着物体CABC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BC之间的绳子,则AB将做简谐运动。已知物体A质量为3mB质量为2mC质量为m。试求:
(1)AB振动的振幅;
(2)振动过程中,绳对物体B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
(3)若选定弹簧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求振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2.
一列沿x轴传播的间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的图象如图所示,经△t=0.1s,质点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

(1)波的传播速度;
(2)质点M在1.2s内走过的路程.

5.实验题(共1题)

1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 (用L、n、t 表示)。
(3)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乙中的a、b、c所示,其中ab平行,b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
D.图线a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
(4)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Y,作出图线,如图丙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B(),可求得g= ______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______ 的(选项“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